当美丽邂逅书香——哈尔滨众创书局
4月15日,读者在哈尔滨众创书局读书。 4月15日,读者在哈尔滨众创书局读书。 4月15日,读者在哈尔滨众创书局读书。 哈尔滨众创书局位于哈尔滨一商业广场内,设计灵感来源于大兴安岭的森林,内部书架多采用木头等材料制作。书局内部的大型中央书塔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当阳光从落地窗进来,书店内部形成了虚实并存的光影效果。
作者:谢剑飞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8江苏一高校“图书漂流”七年:书香传递中“牵手”同窗情
图书漂流活动在江苏大学已经开展了七年,数万本书籍在流动中发挥作用。 江苏大学供图 你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吗?你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要增设漂流点?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江苏大学图书馆线上开展需求倾向问卷调研,全面开启2022年图书漂流系列活动。这项以实现闲置书籍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图书漂流活动,在该校已经开展了七年,数万本书籍在流动中发挥作用。 零压力借阅吸引学生 没有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
作者:高雅晶 徐珊珊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5贵州非遗传承:古瓢舞 进校园
4月13日,古瓢舞非遗传承人石光荣指导民族舞蹈兴趣班学生演奏古瓢琴。 4月1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雅灰小学把苗族古瓢舞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通过古瓢舞表演、古瓢琴演奏技巧教学等形式,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近年来,丹寨县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充分发挥民间文艺乡土人才的作用,组织非遗传承人把传统技艺送进校园。还将苗族芦笙舞、苗族锦鸡舞
作者:黄晓海编辑:人民网-贵州频道日期:2022-04-15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发布引关注
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 主办方供图 记者近日从中国作家出版社了解到,中国作家协会于2022年3月17日发布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征稿启事,这一面向全社会的创作计划获得颇多关注,在不足一月的实践中,作为本次活动承办方的作家出版社已经陆续收到三百余篇来自社会各届的投稿。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邀请全国广大作家和所有文学写作者共同拥抱新时代、书写新山乡,以原创长篇小说形式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天翻
作者:高凯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4新疆“文物医生”巧手“医”文物 让历史“复活”
康晓静正在修复纺织品文物。 受访者供图 作为文物修复师,需要具备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新疆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技术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康晓静说。 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文物医生,她主要司职纺织品文物修复。一间不大的工作室内,满是她修复文物时所用的材料、工具和设备。数十种镊子和毛刷等小工具,还有几十种丝线和布料,她都能清楚地区分其特性和用途。 康晓静向记者展示了她和团队近期完
作者:苟继鹏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4山东曹州刻瓷手艺人于方寸之间展大千世界
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呈现花鸟鱼虫的意趣、山水风光的雅致、吉祥如意的祝愿13日,记者走进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菏泽曹州刻瓷代表性传承人马宪荣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便是琳琅满目的刻瓷作品,观有笔墨,触有手感。 马宪荣游刃有余,构图、勾线、镌刻、着色,一气呵成。 粱犇 摄 马宪荣一手拿刻刀,一手持小锤,叮叮当当在瓷盘上操作,片刻之余,一朵美丽的牡丹花便在白瓷盘上悄然绽放。她向记者介绍说,刻瓷是指使用特制
作者:李明芮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4北京将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 展示文化魅力
北京市将加快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积极参与世界遗产相关活动,有效展示传播中轴线文化魅力,扩大中轴线国际影响力。 这是记者12日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的。 北京于1982年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3月1日,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开始实施。今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重点聚焦老城、三山五园地区和
作者:陈杭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04-13贵州榕江:“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积极盘活民族蜡染、刺绣、编织等乡土人才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东西部协作,在民族村寨和易地搬迁安置区设置 就业车间,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当地群众走出一条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的增收致富路子,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杨成利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4-13安徽西递村: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模式
西递村是安徽省黟县西递镇下辖行政村。近年来,西递村充分发挥自身品牌效应,坚持以旅游业和旅游周边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现代国际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重点村。 整治村容村貌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西递村于1986年成立了西递旅游景点管理处,村委会贷款1.2万元维修景点、整修石板路、治理河溪、实行封山育林、整治村容村貌,由村内有文化的热心老人担当义务导游员和宣传员。到1993年,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4-12教戏十载初心不改 河北青县“非遗”少年梨园争春话传承
图为河北省青县哈哈腔剧团小演员们在青县百年梨园练功和排演戏曲。 王占林 摄 高仲举来把头抬,李香莲我的妻哪里来。别说你在书房殴骂我,你就是打我几下也应该当日上午,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百年梨园内,哈哈腔剧团的小演员们正在排演戏曲《李香莲卖画》选段。 每年梨花盛开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带孩子们来这儿练功、排练。今年74岁的青县哈哈腔第七代传承人刘宗发说,他希望孩子们能把当地的非遗一直传唱下去,与戏曲艺术为伴
作者:王天译 尹向平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2《只此青绿》“火”到消费圈 探索传统文化IP的变现之道
春晚走红的《只此青绿》,跨界进入消费品行业后,同样显示出了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9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中国绍兴黄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古越龙山只此青绿只此青玉联名款。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7000多年历史,古越龙山为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而此前,这部舞剧已经与长城葡萄酒、竹叶青绿茶、吉利汽车进行了联名合作。 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
作者:应妮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04-12“联名款”徽菜赋新意 文化在舌尖“口口相传”
发的片儿状皮肚、竹荪用金色的浓汤煨煮,接着海参、鹌鹑蛋在沸汤中打个滚儿,再拿80摄氏度的水给鲜鲍鱼冲个澡,排队备用。取锅倒入鸡浓汤,挨个儿进锅,加上熟鸡丝、熟猪肚和石耳在锅中烩制收汁,起锅装盘后用焯熟的菜心与枸杞加以点缀,五颜六色、浓香四溢。 图为尹亲林为美食勾芡。中新社记者 赵强 摄 这是改良版的李鸿章大杂烩,又名李鸿章养生烩。中国徽菜大师、安徽省现代徽菜文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尹亲林介绍,改良后
作者:赵强 储玮玮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04-11沉浸式体验国粹 京城民众故居“遇见梅兰芳”
4月10日,2022年遇见梅兰芳第一季春游时节好花天活动在梅兰芳纪念馆举办。 杜燕 摄 在海棠花开的季节,听京剧起源、了解梅兰芳生平、体验京剧唱念做打、赏梅派经典《天女散花》选段今天,2022年遇见梅兰芳第一季春游时节好花天活动在梅兰芳纪念馆举办,为民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沉浸式国粹体验。 此次活动标志着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西城区文旅局和北京演艺集团联合主办的2022年会馆有戏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活动
作者:杜燕 杜颖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1河北邢台:打造农家书屋 拓展乡村阅读空间
4月10日,邢台市襄都区东郭村镇新华村村民在美丽庭院农家书屋阅读书籍。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依托美丽庭院建设,全方位、广覆盖打造农家书屋,拓展乡村阅读空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张驰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1陕西黄陵:弘扬传统文化 凝聚爱国力量
明媚春光暖,向阳草木青。在渭北高原上一路向北,出陕西省西安市170公里便来到了黄陵县。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壬寅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黄陵县城北,黄帝陵、轩辕庙都在桥山之上。 轩辕庙坐落于桥山东麓,始建于汉代。庙前区最南端就是入口龙祖广场,地面由5000多块天然河卵石铺砌而成。沿中轴线而入,依次为轩辕桥、龙湖、龙尾道,登上95级台阶的龙尾
作者:龚仕建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2-04-08节气文化“受宠”,快时代值得“慢品味”
浙江卫视推出《中国好时节》、河南卫视推出《春分奇遇记》。近来,以岁时节日越来越受宠。不仅是综艺瞄准这一领域,图书、公众号、社区活动也都围绕它做起了文章。需要慢品味的二十四节气,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快时代收割众多喜爱,成为传播传统文化、感受文化自信的根据地。 节气掀起文化浪潮 把节气过成节是《中国好时节》系列晚会的核心主题。网络数据显示,这场需要静心品味的节气文化晚会得到认可。中国好时节宋韵氛围
作者:刘小燕编辑:工人日报日期:2022-04-08《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续写民族团结颂歌
影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剧照 出品方供图 影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剧照 出品方供图 2021年1月4日,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在喀什大学培训时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年仅41岁。近日,天山电影制片厂根据这位时代楷模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公映,受到业内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这部影片的名称是1963年公映的经
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2-04-08花朝汉服文化节带游客感受“国潮”
游人参与汉服春日运动秀。 刘平摄 刚与一位黑衣侠客擦肩而过,迎面又走来一群汉服女孩昨天,世界花卉大观园花朝汉服文化节开幕,众多市民前来体验古今穿越,感受国潮活动。 3日京城春风和煦,世界花卉大观园南门口,等候入园的队伍中,三三两两的汉服佳人非常醒目。走进园区,春花灿烂,在园林间穿梭,大草坪处就是此次汉服节的主场。 记者了解到,花朝汉服文化节持续到4月5日,活动期间会有十二花神竞选、汉舞大赛、国风歌
作者:孙颖编辑:北京日报日期:2022-04-07拿了40多年油漆刷的油漆工 如今拿起毛笔学国画带弟子
从16岁跟着表哥走南闯北开始当装修小工,一直当了40多年油漆工,湖州德清县金鹅村村民潘建华从没想到,如今自己头发都白了,还有机会去中国美院跟着老师学习画画。今年58岁的老潘,手里拿得起油漆刷,也拿得起毛笔,还有机会带弟子学国画。 曾是小有名气的油漆工 很擅长在木家具上画橡皮画 第一眼看到瘦瘦小小的潘建华时,觉得他一点都不像装修工,反而像个文静的读书人。 他说,自己没有读过什么书,42年前,16岁的
作者:黄莺 王力中编辑:钱江晚报日期:2022-04-07“华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树云端祭祖“话”血脉
第三十二届山西洪洞大槐树清明节寻根祭祖仪式。 洪洞大槐树景区供图 第三十二届山西洪洞大槐树清明节寻根祭祖仪式5日举行。相较于以往,华人老家今年将寻根祭祖仪式搬上云端,与海内外移民后裔线上谈历史、话血脉、游文化、诵传承。 作为华夏根祖圣地,大槐树下清明共祭移民先祖,是老家洪洞每年的传统。 洪洞大槐树景区供图 作为华夏根祖圣地,大槐树下清明共祭移民先祖,是老家洪洞每年的传统,也是大槐树景区传承展示
作者:刘小红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