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家”的克罗地亚夫妇:他乡如故乡 用剧作促文化交流
在西安工作生活的这些年,我已深深被这里所吸引,中国的文化也带给我们很多灵感。克罗地亚女演员维托米拉隆查尔说,她和丈夫希望做能用剧作等,促进克罗地亚和中国民众的相互了解,推动文化交流。 维托米拉隆查尔是来自克罗地亚的演员和制片人,她创造了大约60个戏剧影视角色,制作了超过80场戏剧演出。她的丈夫伊维萨西米奇是儿童剧导演。 2016年维托米拉隆查尔和伊维萨西米奇收到中国多个城市的工作邀请,他们在中国各
作者:李一璠 阿琳娜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28海外学生“云”聚“汉语桥” 走近山西文化
180余名海外学生云聚汉语桥,体验山西地域文化。 太原师范学院提供 此前学习中文都是按照教材,学习书面语,感觉和中国人使用的中文有距离。韩国学生崔银秀对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充满期待,她希望借此机会提高汉语水平,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太原师范学院承办的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魅力山西汉语学习营开课,来自俄罗斯、韩国、越南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名汉语和中
作者:杨静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25世界文化遗产鸡场街:让老街找回“老味道”
穿行在鸡场街的大街小巷,世界文化遗产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工委会常务副主席颜天禄不时停下脚步,审视着一栋栋老房子,思索要如何修复房檐上的剪瓷雕或复原灵动的燕尾脊,让这些华人老屋的传统文化元素色彩更加鲜明。作为走出疫情影响的第一步,我们要让老房子恢复老味道。颜天禄说。 图为世界文化遗产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工委会常务副主席颜天禄近日考察店家的传统娘惹灯笼。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马来西亚即将于4月1日重
作者:陈悦 张玮琦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03-25重庆黔江:文旅融合促发展
这是3月22日拍摄的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景区内的风雨廊桥(无人机照片)。 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的重庆市黔江区,生态良好,风光秀丽。近年来,黔江区立足武陵山区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通过挖掘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和峡谷景观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作者:黄伟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25山东枣庄峄城:用好文物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
日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组织党员参观国共谈判旧址方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图文资料的学习,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我将秉承初心,踏实工作,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坛山街道中心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永莲说。据悉,峄城区投入100余万元,对旧址进行整修提升,并多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供来访者参观学习。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3月,国家文物局、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充分用好革命文物
作者:王珏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2-03-24“林妹妹”怪话连篇上热搜 专家解析黛玉发疯体缘何风靡互联网
林黛玉发疯文学近来在网上成为热搜。在微博,有1.3亿阅读量和5.3万讨论者;在抖音,男版林黛玉发疯文学文案、林黛玉发疯语录、林黛玉发疯式聊天等话题,更是激发了网友的创作与模仿欲望。《红楼梦》经典文学形象林黛玉穿越几百年,参与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因此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网络文化现象。 网友 源于梗文化的互联网文学狂欢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这聊天秒回是单给我一个人儿的,还是别的姑
编辑:北京晚报日期:2022-03-24新疆尉犁:罗布人村寨“踏春启寨”
在新疆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启寨节上,游客体验沙漠骆驼。 庞博 摄 春分时节刚过,新疆尉犁县罗布人村寨的胡杨吐露新绿,在浩瀚沙漠衬托下显得充满生机。此间,罗布人村寨景区举行启寨节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八方游客纷踏而至,共赴春天约会。 罗布人村寨面积134平方公里,涵盖塔克拉玛干沙漠、湖泊、原始胡杨林等自然景观。罗布人村寨依托丰富资源开发了沙漠越野、骆驼骑行、沙漠垂钓等旅游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探索其乐趣
作者:王雪 顾勇新 李勇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23浙江缙云传统文化“蝶变”新生 点亮继承发展之光
李阳冰小学。 缙云宣传部供图 文化作为民众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 浙江作为宋韵文化、良渚文化、江南文化的发祥地,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当下,文化的元素已流淌在浙江的每一个角落,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在浙西南群山环抱中的丽水缙云,从黄帝文化,到书香文化,再到文化新生,正迎来一场花样蝶变,让传统文化再现盎然活
作者:邵燕飞 唐小沛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23重庆黔江:西兰卡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3月22日,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的西兰卡普非遗工坊,村民在编织西兰卡普产品。 这是3月22日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西兰卡普文创产品展示中心拍摄的西兰卡普文创产品。 3月22日,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游客在西兰卡普文创产品展示中心挑选产品。 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把西兰卡普编织技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采取非遗+文创的方式制作旅游文创产品,大力推进西兰卡普的保护与传承。当
作者:黄伟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23活态传承 国宝“破圈”——我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观察
游客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内参观(2月8日摄)。 悠长壮阔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信包容的基因。我们寻根溯源,唤醒共同的记忆与情感;我们触摸未来,用文明之钥开启美好生活之门。 在活着的古城触摸历史,用科技新突破讲述古老的故事,让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以文化之韵赋能青山绿水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发展,熠熠生辉。 在活着的古城触摸历史 寻迹古城,一砖一
日期:2022-03-23图书出版业十年高质量发展:书映古今中外 开卷展读未来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刚刚落下帷幕,首钢滑雪大跳台上的冰雪已经融化,位于北京石景山的首钢园却热度不减。这些天,园区中游客最多的地方是一处新开的全民畅读艺术书店。书店由一座巨大的高炉改造而成,工业风加文艺范,让这里成了新的打卡地,游客相机捕捉到的是满满的时代感和新的生活理念。 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在刚刚闭幕的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民
作者:陈雪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2-03-22宁夏非遗传承人:以精湛技艺传承千年文化符号赋予煤炭新“生命”
孙宝山制作的太西煤雕。 于晶 摄 煤炭还能雕刻?这是提起煤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实际上,煤炭作为一种雕刻载体在我国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中国第一部神话地理专著《山海经》中将煤雕原料称为涅石。 孙宝山制作的太西煤雕。 于晶 摄 3月20日,记者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太西煤雕刻技艺传承人孙宝山的工作室,探访太西煤与雕刻的独特组合。 太西煤,产自宁夏石嘴山市贺兰山汝箕沟矿区,地处太原以西,因此得
作者:于晶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22刻刀与木头的碰撞:方寸之间寻味东方美学
木雕艺术是中华文化积淀下的重要艺术形式。图为木雕艺人王全胜正在创作。 王惠琳 摄 雕刻一件精品,巧手和耐心缺一不可。一件人物木雕作品,仅脸部刻画,可能就需要上千刀。21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墨舍木雕工作室内,王全胜专注于作品,手中刻刀所至,木屑纷落。 木雕艺术是中华文化积淀下的重要艺术形式,渗透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王全胜说,西方美学偏重写实,东方美学偏重写意,中国木雕
作者:高瑞峰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22江南才女出新作 用古诗词再现“古典的春水”
阳春三月,春水渐生,春风拂面,正是读古诗词的好时节。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上海作家潘向黎新作《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 在这部古诗词随笔集里,潘向黎谈及陶渊明、杜甫、李商隐、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近60位古代文人,赏鉴100余首古诗词。远至《诗经》,近至《红楼梦》,个中诗词信手拈来,独出机杼,多有惊人之语。堪称一本温婉似玉心思如水的心灵笔记。 潘向黎是实力派小说家,也是一位温婉清丽的
作者:张杰编辑:华西都市报日期:2022-03-21“同根同源传承传情”香港文化行巡回展览亮相辽宁大连
图为香港文化行巡回展览现场。 杨毅 摄 由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及驻辽宁联络处举办的同根同源传承传情香港文化行巡回展览,18日在辽宁大连展出。此次展览从《香港非遗代表作名录》精选了11个项目,带领大连观众领略香港的非遗文化。 香港一直是辽宁省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截至2020年底,香港在辽宁累积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此次展览旨在向大连的观众展示香港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辽港两地文化交流。 图为香
作者:杨毅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21广东乳源乡村“复兴少年宫”:传红色基因 观古色风情
南岭严冬雨雪多,古道田头风如割,红军哥哥进屋坐,老妹给你熰堆火,烘干衣衫暖心窝这首满怀深情且旋律优美《红军哥》被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中心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学生唱得如火如荼。 你们要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家乡的美丽贡献力量一位年轻女教师,在该校乡村复兴少年宫里向学生热情洋溢讲着这些感人的一幕幕情景,是该校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成果的缩影。 据校长李东华介绍
作者:潘俊宇编辑:南方PLUS客户端日期:2022-03-18“四大石窟”汇聚西子湖畔 再现中国石窟艺术独特魅力
近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在位于杭州的浙江美术馆举行,其中以采用数字3D打印技术等比例复原的四大石窟最为引人关注,让观众不出远门就能在西子湖畔观赏四大石窟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龙巍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3-18人诗合一生情怀 他是致力传播社区文化的“大众诗人”
我把心捧在手上,并垂下折断的翅膀。曾经恋字为奴,为描绘你天使般的忧伤。今天捧心在手,何不一瞥高贵的目光3月1日,当记者走进成都市金牛区西华街道府河新居社区时,大众诗人丛守武正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 从他的诗句中,可以看到诗人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有的则表露出对人生的困惑和探求,而有不少励志的诗行总能给人以勇气、信心和力量。丛守武说:作为大众诗人,要为大众写诗,我提倡写大
作者:胡慧媛编辑:华西社区日期:2022-03-17云南西双版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开馆
图为参会人员参观主题教育馆 龙成鹏 摄 3月16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下称主题教育馆)开馆,为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提供了了解西双版纳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窗口。 西双版纳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西双版纳世居着傣、汉、哈尼、彝、拉祜、布朗等13个民族。2020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101.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79.02万人,占户
作者:龙成鹏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7浙江越城区云松自然村:艺术赋能文明乡风建设
近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云松自然村刮起艺术风。创作创意作品、建设展示平台、设计微型景观、开发产品村民共同参与,村庄变得更美,带动增收,云松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家住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云松自然村的陈荣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做了大半辈子的竹制品,如今成了艺术品,还能用来开店赚钱。 村里毛竹多,这些竹制品都是就地取材。在工艺品店铺里,陈荣苗介绍着琳琅满目的竹制工艺品,不时有游客进进出出,
编辑:浙江文明网日期:2022-03-17
![文章右侧广告](/_next/image?url=%2Fupfiles%2F1a%2F9253c9f75d6f1d7ca4d8f9547d755a.jpg&w=640&q=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