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这十年:拥抱世界的上海 尽展东方神韵
编者按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初心使命不改,奋斗未有穷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光明日报今日起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栏目下,推出伟大变革系列报道,通过深入基层一线的调研采访、亲历者讲述等,以生动的事实、直观的感受和翔实的数据,展现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推进变革的生动实践
作者:颜维琦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2-03-16山东文化场馆暂停线下培训 多元化服务“云上开花”
山东省图书馆线上服务正常开展。图为网上展厅。 官方平台截图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山东文旅部门升级防疫措施,全省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组织的线下培训活动相继暂停,但多元化服务不打烊,利用数字化平台优势,让观众、读者云享文化大餐。 目前,响应疫情防控安排,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科技馆、济南市地震科普馆等陆续发布闭馆通知,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市图书馆已于3月13日起暂停对外开放,烟台图书馆、烟台
作者:赵晓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6单霁翔:走进世界遗产,我们都是少年
青年是国家事业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使命和担当,承载着强国新征程的前途和命运。在年轻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不可忽视;文化的血脉赓续、精神的弘扬传承,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基因密码中,代代永续,绵延不绝。 我长期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中工作,深刻地感受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传承的对象是当代和未来。而青年,正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
作者:单霁翔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03-16新疆兵团:农家书屋让职工群众生活“阅”来越精彩
新疆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五连职工群众在农家书屋阅读书籍。 黄璐璐 摄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的文化旅游车,载着近3000本图书画册驶向基层连队、社区,对11个连队和4个社区的农家书屋再次进行了完善。 近年来,第十四师昆玉市不断完善各团场连队、社区农家书屋的基础设施建设,真正使阅读走进职工群众,营造了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该师市共有农家书屋45个,藏书
作者:戚亚平 马春燕 邹华侨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5新疆喀什:马可·波罗来过的丝路重镇,两千年后依然鲜活
在喜欢旅游的人的朋友圈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第一句话容易理解,新疆地域辽阔,16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近六分之一,可为什么不到喀什就等于没到新疆呢? 我们先从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一段传奇说起。 班超与喀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史书记载,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曾在喀什停留。那时,喀什名叫疏勒,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那时就已经形成一座疏勒城
作者:程遂营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03-152022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开幕:以艺术形式诠释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2022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开幕 主办方供图 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和北京冬奥组委主办的2022北京冬奥会官方项目2022奥林匹克美术大会日前在北京米座中心开幕。 据了解,此次大会现场共展出近800幅(件)艺术精品,展览以冬奥之美相约北京为主题,分为水墨之美、书法之美、篆刻之美、版画之美、雕塑之美、国际大美五大板块。 2022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开幕 主办方供图 水墨之美展出当代80余位中国画名家的
作者:高凯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4“90后”潮州木雕传承人陈嘉:方寸之间演绎刀尖绝活
图为潮州木雕传承人陈嘉在广济桥上做木雕 陈楚红 摄 在潮州广济桥非遗集市上,时常可以看到潮州木雕传承人陈嘉一手执木锤,一手执刻刀,在她的巧手下,一块木头灵气凸显,篓里篓外爬满了虾蟹,它们或相争相斗,或相依相偎。 潮州木雕是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尤以多层次的镂通技法和金漆装饰手法为世所称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龙虾蟹篓》是潮州木雕常见的地方风物题材,寓意渔民喜获丰收,八方来财。不同手艺
作者:孙秋霞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4广西贺州:民族风情醉游人
在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当地村民为游客展示民族纺织技艺(3月12日摄)。 广西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是大西南连接粤港澳的重要通道,境内居住着汉、瑶、壮、苗、侗等多个民族,古朴的民风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
作者:陆波岸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14“苗绣”变身“致富秀” “指尖技艺”绘就“美好生活”
图为古苗文化的活化石酉州苗绣。 邱洪斌 摄 3月9日晚,央视《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热播。节目中,重庆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苗绣工坊里,绣娘们飞针走线,穿针勾挑,不知不觉间,绣绷上那五彩斑斓的丝线在她们手中已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 仲春三月,记者深入武陵山腹地,酉阳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青砖碧瓦,青山绵延,斑斓的丝线间几名绣娘熟练秀起指尖舞蹈。在这儿,酉州苗绣传承人陈国桃坚守了十
作者:黄维正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1春暖万物苏 新疆和硕金沙滩色彩碰撞宛如油画
夕阳西下时分,岸边融化的湖水与裂冰和霞光绚烂的天空交融在一起,强烈的色彩碰撞构成一幅浓烈的油画。 王荣曌熙 摄 随着气温不断回升,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三月的新疆和硕县金沙滩,蔚蓝冰面与芦苇、沙滩交相辉映,强烈的色彩碰撞形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绝美画卷。 蔚蓝冰面与芦苇、金沙滩交相辉映,强烈的色彩碰撞形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的绝美画卷。 王荣曌熙 摄 尘封一冬的冰面开始融化,蔚蓝的薄冰包围着浅黄的芦苇,湖
作者:刘雨珊 龚其克加甫 加亚巴图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1贵州兴义:古法扎染绽放新活力
身着民族服饰的布依族姑娘正在制作布依族特色扎染手工艺品。 身着民族服饰的布依族姑娘正在制作布依族特色扎染手工艺品。 身着民族服饰的布依族姑娘正在查看染色情况。 3月9日,身着民族服装的布依族姑娘正在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景区乡愁集市八音堂内,为前来游玩的游客制作布依族特色扎染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将传统布依族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巧妙结合,深受游客喜爱,每逢节假日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布依族扎染
作者:涂敏、高华、阳茜编辑:人民网-贵州频道日期:2022-03-11激活数字服务平台,给古籍注入新的生命力
古籍,即1912年之前经过刻印、抄写等方式所生产出版的图书和文献,用来传承文明、普及教育以及记载历史,承载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已完成普查的270多万部古籍中,仅有7万多部可供线上阅读,更多海量古籍文化资源亟待数字化,这也是当下古籍保护、传承与开放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引起业界关注,该平台聚合上海、长三角乃至更广泛地区出版社的优质古籍资源,利
作者:汪荔诚编辑:文汇报日期:2022-03-10“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开幕
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9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汇聚195件/组受赠文物,涵盖书画、青铜、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钱币等各个门类,以此向关心和支持上博发展的所有捐赠者、文博工作者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上海博物馆 供图 截至2021年末,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2万余件,所藏珍贵文物逾14万件。馆藏文物中有8.8万多件来自各界人士捐赠,其中珍贵文物3
作者:王笈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0文化遗产保护|良渚古城:一粒稻谷穿越五千年
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早春三月,漫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原野上已经绽出片片新绿。 最晚到清明前后,大家就可以在良渚古城里看到一片片的油菜花了。梁仁明家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长命村,离良渚古城遗址不远,是区里有名的种粮大户。从2015年起,他承包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800多亩农田,按照园方安排,去年晚稻收获后,他又播种了油菜。 这是良渚博物院展示的现代稻谷和良渚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右)的实物对比(
作者:冯源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10解决汉字难学问题 委员建言推进数字化发展
如果借助汉字数字化技术,解决汉字难学问题,汉字汉语就可能像英文英语一样通行世界。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汉字数字化发展,有助于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学的汉字,与世界共享汉字的智慧的美好愿景。 2000年,福建开启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序幕,进入数字福建时代。 在王晶看来,推进汉字数字化发展,对中国文字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文理走向世界,具有跨时代
作者:闫旭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09巩汉林回应上热搜:本意是呼吁多关注劳动模范
明星收入几千万上亿,还在偷税漏税;某足球队年收入三百万、五百万甚至上千万,球场上没有看到他们进球,完全给中国人丢脸。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喜剧表演艺术家巩汉林针对某些高收入者的一番表态引发舆论关注。7日晚,他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对此作出回应。 我也没想着我能登上社交媒体的热搜榜,我现在连微博都不发。这样热度让巩汉林感到有些意外。 其实我的本意是希望多鼓励宣传我们的劳动模范。我就觉得他们应该是国家
作者:宋宇晟 王世博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03-09九曲十八弯的苏州河,每一段都在创造人文艺术惊喜
短短大半年来,随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华萃当代美术馆相继上新,苏州河沿岸正在形成申城日渐明朗的又一条艺术走廊,继徐汇滨江、外滩等艺术聚集区之后再次激活黄浦江沿岸的艺术能量。 与此同时,艺术也在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渗入苏州河沿岸:去年年底开业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天安千树,整个商场宛如一座当代艺术馆;M50弄堂计划正在老牌艺术园区M50推进,向公众呈现上海纺织工业文明带来的本土文化新感观美学体验。 时
作者:范昕编辑:文汇报日期:2022-03-09浙江诸暨:多功能“文化驿站”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3月8日,居民在诸暨市暨阳街道金麟府小区文化驿站内参加三八妇女节多肉植物栽培活动。 3月8日,居民在诸暨市暨阳街道金麟府小区文化驿站内参加三八妇女节器乐表演。 3月8日,在诸暨市暨阳街道祥生府小区文化驿站内,居民带着孩子玩耍。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诸暨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多个街道社区推进集文化传承、志愿服务、议事调解、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小区文化驿站建设,在驿站
作者:徐昱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09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传统文化要有新的时代内涵
左图: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近年来,文艺工作者不断推陈出新,《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内容,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右图:在邢台市隆尧县第三实验小学京剧课堂,戏曲老师指导学生练习京剧表演基本功(2021年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09二十四节气,是一张能“听到”的课程表
植根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融汇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历法、音律、养生的整全智慧,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伦理与美学精神,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然而,若论及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传承与转化,我以为,中国节气文化的种子最应当柔软植入青少年的心灵。 在天地时空中重建教育时空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体系,亦是我们的先民仰观俯察的宇宙发现
作者:黄耀红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