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抵制“网红儿童”现象,孩子的流量不应被榨取

近日,部分网红博主通过打造“网红儿童”来榨取流量、牟取利益的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短视频中商业元素泛滥,不少“网红儿童”在家长的安排下扮演产品推广的角色,表演痕迹明显,剧本化倾向严重。更有甚者,一些儿童在视频中身着性感成熟的装扮,表演热辣的舞蹈,而评论区则充斥着低俗不堪的言论。

“网红儿童”现象背后,是家长和MCN机构对于流量的盲目追求。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网络世界中脱颖而出,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打造孩子的“人设”,甚至让孩子参与商业活动,成为产品推手。而MCN机构则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通过签约和培养“网红儿童”,实现商业变现。

然而,这种追求流量的行为,却极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首先,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被过度曝光,隐私和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其次,孩子在成人的包装和策划下,过早地接触到商业化和成人化的世界,可能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误导。最后,孩子在面对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时,可能会感到迷茫和焦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家长和MCN机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一些老师将校园生活作为卖点,拍摄并分享学生的视频,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和肖像权,还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干扰。教育应该是纯粹的,而不应该成为个人秀场或流量的蓄水池。

面对“网红儿童”现象,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安全、有益的网络环境。首先,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对利用“网红儿童”牟利、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严肃查处。其次,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利用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和处理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规内容。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

坚决抵制“网红儿童”的盲目追求,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构建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让孩子们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

(重庆大学 晏天心)

 

上一篇:混沌中的微短剧:娱乐≠媚俗
下一篇: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蒲猛的“柑橘梦”照亮碾盘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