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7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混沌中的微短剧:娱乐≠媚俗

12月11日,“抖音安全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打击违规微短剧的公告》称,抖音致力于打造积极、开放、友善的社区环境,持续推进微短剧内容治理,呼吁用户积极举报违规内容,并倡导制作者和推广者发布优质内容,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环境。11月,该平台已下架209部含有不良价值观、违反公序良俗及低俗“擦边”内容的微短剧。(12月11日南方网)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难免经历野蛮生长的“混沌时期”。早在2022年11月,广电总局就曾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开展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下架违规微短剧2.5万部,2023年11月还曾多项并举,下架数百部微短剧。足见微短剧行业之泥沙俱下。

但微短剧之所“乱得起来”,还是因为观众对短剧内容有强烈需求,以及微短剧行业作为一片商业蓝海蕴含着巨大潜力。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呈稳步增长态势。而随着热度持续上升,今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甚至有望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

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微短剧行业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也站在传统影视行业与新兴互联网媒体行业的交叉路口。一方面它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属于传统影视行业,但另一方面它广泛的传播对象、强有力的传播效果都带有明显的网络自媒体行业色彩。

微短剧行业的自媒体性质就格外要求从业人员加强媒体职业道德修养,这其中最根本的,还是要把握娱乐大众与“媚俗丑跳”的界限。对于微短剧从业者而言,要想长久发展下去,自己必须走好娱乐大众与价值引导、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木”。实际上,近年来也不乏一批优秀创作者,将内容创作与时代需求紧密联系了起来,创作出一部部优秀微短剧。如《逃离大英博物馆》,讲述中国散落海外的文物故事,激发民众文化认同感;如《我在长征路山开小卖部》,将奇幻元素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讲述革命斗争的艰难险阻;再如《一梦枕星河》,创新融入苏绣、宋锦、缂丝、评弹、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创作者兼顾娱乐大众与正确价值的引领,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爱国主义,在微短剧行业中唱响时代新歌。

对于微短剧的火热,我们必须正视它的积极意义,不能简单地将短剧等同于低质量、低俗化的内容,应该引导其有序健康发展。在未来,随着网络微短剧治理进入常态化,这一新兴行业从“混沌初开”中孕育出新的秩序,释放更大的产业潜能,这也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新闻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重庆大学:魏淼)

新闻链接: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d4ce37a71a.shtml

上一篇:渗入生活的爱
下一篇:抵制“网红儿童”现象,孩子的流量不应被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