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村小木匠”火“出圈”,被赞“现代鲁班”
安旭展示用木头做的足球。 山村小木匠安旭在抖音等平台上火了。仅两年时间,这个贵州山村95后男孩就收获了近900万粉丝。在网友眼里,他有一双魔幻的双手几块不起眼的木头,经过他的巧手,摇身一变成了金箍棒、高跟鞋、嫦娥五号模型 木匠,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中,是制造或修理木器、制造和安装房屋木质结构的工人。但安旭不同于传统木匠,他有着天马行空的创意,有人称赞他为现代鲁班,也有人说他是大山里的男版李子柒
作者:刘智强 吴思编辑:新华每日电讯日期:2021-08-11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夏末初秋美如画
8月8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区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景色如画。 夏末初秋,游客在画里乡村宏村欣赏美景。 8月8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区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景色如画。 来自合肥等地的众多师生和美术爱好者正在走笔写生。 8月8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区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来自合肥等地的众多师生和美术爱好者正在走笔写生。
作者:吴寿宜 摄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11唐山丰南:农家书屋里的暑假生活
8月4日,小朋友在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镇孙老庄村农家书屋读书学习。 8月4日,小朋友在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镇孔家庄村农家书屋读书学习。 为丰富暑期生活,唐山市丰南区依托农家书屋,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专业伴读活动。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和陪伴下,培养阅读兴趣、享受阅读快乐。
作者:李秀清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8-10甘南探寻发展归宿:“我”记录雪域草原红色故事
8月9日,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州举行首映礼。图为主创团队拍摄现场。(资料图) 甘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9日下午,系列纪录影片《红色甘南》总导演李剑兵说,为了让受众产生更加亲近的观影体验,以更具代入感、更具互联网传播特征的第一人称表达方式,来统筹纪录片的故事讲述,各种历史事件从我这里登场,通过我这个最直接的见证者,将雪域草原的红色故事分幕徐徐道来。 李剑兵表示,从红色故事里找甘南的出发点,从当下发
作者:张婧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10沈阳故宫文创“火”热今夏 圈粉年轻人打卡
顺治帝的茶甪端寻游记系列慕斯蛋糕、莊啡老雪冰沙....。。这个夏天,沈阳故宫上新了诸多文创产品成为夏日畅销品。文创现已成为沈阳故宫的增长点和新名片。 据统计,仅今年五一期间,沈阳故宫参观区内文创总收入达115万元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增长150%。近日,记者走进沈阳故宫,探访其文创火爆背后的秘诀。 文创与生活融合 让文物活起来 据沈阳故宫博物馆副馆长苏阳介绍,沈阳故宫文创产品的研发
作者:韩宏编辑:中新社日期:2021-08-10石丽平:心系家乡 指尖技艺化为扶贫产业
日前,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审核确定了由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5类322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下面来看8月9日的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展播。 石丽平是贵州省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2013年以来,石丽平多次深入乡村,动员村民参加苗绣技能培训,实行计件为主+效益+产品提成的薪酬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就能创业与就业的路子。 2020
编辑:央视网日期:2021-08-10宁夏插画师“萌画”奥运健儿 用画笔诠释奥运精神
张玉冰正在展示自己的漫画作品。 8月8日,东京奥运会迎来闭幕,截至当日13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已获得38枚金牌。为致敬奥运健儿,来自宁夏银川的插画师张玉冰,有感而发拿起画笔,绘制出一幅幅中国选手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动人瞬间。 张玉冰是一名自由插画师,受体育迷母亲的影响,现如今她也变成了一位奥运迷。因为每天都能从妈妈那里获取关于奥运赛事的相关信息,我也开始关注起奥运。张玉冰坦言,每当看到中国奥运健儿
作者:于晶 李泽阳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9合肥:老厂房打造起文创艺术“夜经济”
这是8月7日拍摄的合肥市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夜景(无人机照片)。 8月7日晚,人们在合肥市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集装箱市集游览。 8月7日晚,人们在合肥市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散步休闲。 8月7日晚,游人在合肥市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参观游览。 8月7日晚,游人在合肥市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的夜间市集购物。 8月7日晚,人们在合肥市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品尝美食。 安徽省合
作者:解琛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8-09贵州贵阳:巧手工匠大比拼 非遗传承展绝活
比赛现场,苗族参赛工匠正在制作苗绣作品。 参赛的苗族工匠结合苗族染、绣技艺制作的拼布绣作品。 比赛现场,参赛工匠制作蜡染作品。 比赛现场,参赛工匠制作蜡染作品。 比赛现场,参赛工匠正在制作布艺作品。 参赛工匠制作的布艺作品。 8月5日,2021年贵阳市民族民间工艺品大赛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举行,31位民间工匠带着雕刻、蜡染、刺绣、陶艺等75件(套)民族民间工艺品,现场角逐能工巧匠和优秀设计作
作者:涂敏编辑:人民网日期:2021-08-06泡沫石膏造“微缩九寨沟” 成都女孩“玩”出新花样
你见过《千与千寻》里的水上小火车吗?《哈利波特》里斯内普的魔药储藏室是什么样子?你想过,如果世界末日来临,地球上遗留的建筑、物品会成为什么样的场景?我们都没亲眼见过,但可以想象。 22岁的成都女孩鸦鸦,三四年前,自学微缩景观模型,用一双自嘲手残的手,用泡沫板、滴胶、颜料等等,细致地复原《千与千寻》《哈利波特》等多个经典场景,还有原创的末世景观,收获了众多网友点赞。鸦鸦说,做这些只是爱好,因为喜欢会
作者:于遵素 成佳炽编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日期:2021-08-06福州曲艺传承:寻求“虾油味”的时尚感
福州曲艺传承人郑怡。 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描述了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上下杭街区如此盛景的福州曲艺节目《秦淮河上下杭》,在日前落幕的第四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少儿组比赛中拿下一等奖。 节目中,来自福州市台江区第四小学的小演员苏可滢,站在三通桥上,与外出讨生活的父亲告别,祈愿父亲一路顺风顺水,充满虾油味的唱腔稚嫩却葆有深情。 传统评话和伬艺让新生代来演唱,充满时代气息,就像传统的汤底加入新食材,
作者:林春茵 郑佳妮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5山东听障女画师为奥运冠军画像 系列漫画走红网络
山东80后听障女画师兰珍妮连续为30余位奥运冠军手绘漫画像,《漫画奥运中国荣耀》系列漫画走红网络。 兰珍妮正在电脑前画中国奥运第32金,管晨辰女子平衡木夺冠。 记者经采访了解,兰珍妮是世博动漫集团的一名漫画师,尽管她生活在无声的世界,无法听到奥运赛场上的呐喊声、喝彩声,但内心能感受到奥运健儿们的拼搏奋斗精神。 兰珍妮在每位奥运冠军的绷带上标注中国加油。 兰珍妮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画作。 由于最
作者:赵晓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5陕西七旬非遗竹扎技艺传承人:用竹扎记录历史
经金山手工制作的西安奥体中心模型。 今年78岁的经金山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竹扎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在他的手中,柔韧的竹棍总能变化出不同造型。在经金山的工作室里,摆放着钟鼓楼、大雁塔等西安地标建筑。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十四运会,老人熬了几天时间,用大大小小的竹棍,制作成了一个长约29厘米、高约8厘米的西安奥体中心竹扎模型。 经金山告诉记者,竹扎作品的原材料非常讲究,需选用秦岭生长一年左右的毛竹,
作者:党田野 张远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5库区水位下降 广东龙门水下古村落“重见天日”
图为龙门沉睡水底29年的古村落遗址。 龙门县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8月4日从广东龙门县委宣传部获悉,近日,一座沉睡水底29年的古村落从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上仓村再次露出来,远远望去像一座城堡,近看犹如一座围城,磅礴大气,震撼人心。 图为龙门沉睡水底29年的古村落遗址。 龙门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这片被淹没的古村落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上仓村、县道211线旁,距离库区边缘有50米。这处古村落遗址目
作者:宋秀杰 龙门宣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5福建民俗收藏家创办10余家博物馆 讲好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抬步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博物馆永阳风情馆,用复古庄寨构件营造出的古代厅堂,仿若穿越时。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博物馆内的永阳风情馆里,用复古庄寨构件营造出的古代厅堂,清代木制天地君亲师纹案屏,清代锡制双龙花盏烛台众多老物件陈列其中,琳琅满目,令入馆的参观者恍若穿越时光。 站在永阳风情馆内,福建省民俗收藏家鲍国忠向记者表示,要了解中国乡村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厅堂文化;如果说厅堂文化是一本书,那每一个器物
作者:叶秋云 吕明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4敦煌澳门双城青少年大漠戈壁创意体验“多彩非遗”
为期20多天的敦煌澳门双城青少年文化交流与服务学习行动系列项目在甘肃进行。 敦煌曲子优美的旋律和表演者的歌声吸引着我,我能透过曲子戏感受到本地人的方言和生活,还有敦煌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以及古老的故事。澳门陈瑞祺永援中学学子余嘉岚,在甘肃敦煌体验敦煌曲子戏学唱后如是说。 青年学子体验敦煌泥版画,了解敦煌壁画制作工艺。 8月3日,为期20多天、由兰州大学举办的2021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文化行者研学
作者:罗坤 周伟峰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4甘肃高台“巧手嫂子”领千名妇女靠巧手吃上“艺术饭”
姚艳玲在甘肃高台县展示手工艺品。 我们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文化旅游艺术资源丰富。丝路文化多种多样,敦煌飞天更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姚艳玲说。 十多年前,她希望让甘肃高台县留守妇女能在家门口,重拾传统手工艺技巧,用一件件精美手工艺品,展现丝路文化传承的魅力,实现脱贫增收。十多年来,她为千余名妇女姐妹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80后中的佼佼者,如今她已是甘肃九发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高台县九发妇女民间手
作者:杨艳敏 王娟梅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4山西太原剪纸的“守”与“变”
40年间,王银凤一直专注于制作和传承太原剪纸。 一把剪刀,几张红纸,一双巧手,上下翻飞间,惟妙惟肖的人物故事、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便跃然纸上。赋予这一张张纸生命的,正是47岁的太原剪纸非遗传承人王银凤。 在近期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非遗项目太原剪纸入选其中。目前,太原剪纸的传承人群体主要是第五代传承人王银凤
作者:吴琼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3内蒙古民间手工艺人:用泥巴还原农村生活场景
杨远炳(右一)在教小朋友做泥塑。 这是一个打月饼的场景、这是制作莜面的场景、这是剪纸的场景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文化馆内,手工艺人杨远炳绘声绘色地介绍着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 小时候物质匮乏,玩泥巴是小朋友最大的乐趣。想要什么玩具就动手捏。杨远炳说,玩着玩着,就对泥塑上了瘾。 我开始做泥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内蒙古当地的民俗风情。1992年,凭借着一份对家乡的热爱,杨远炳
作者:王鸣远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3北京三里屯商圈打造城市商业文化新地标
8月2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公交集团、太古地产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三方计划携手改造位于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北侧的北京公交集团维修场站,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早在2017年,朝阳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公交集团就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三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既是对2017年战略框架协议的进一步落实,也是对商务部和北京市合作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响应和实际行动。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
作者:李泽伟编辑:北京青年报日期: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