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新时代优秀县委书记风采|吴海燕:向百姓交一份无悔的答卷

2015年12月,初任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县委书记的吴海燕,首要任务是带领近10万群众摆脱贫困。一刻不敢懈怠,她把遍访118个贫困村的计划提上日程。

“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向百姓交一份无悔的答卷。”这是吴海燕对睢县人民的承诺。

吴海燕(右)在睢县中医院医养中心看望慰问老人(2020年1月1日摄)。

睢县地处豫东平原,是传统农区,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开始时,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091户,共计96976人。

“不跑遍所有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就隔着一道沟壑。”吴海燕说。

深入周堂镇黄堂村调研时,吴海燕走进穆秀荣老人的家,老人70多岁,半身不遂,与外孙女相依为命,房屋破旧,满院杂草,屋里只有一张木板床。见此情景,吴海燕流下眼泪,深感责任重大、时不我待。

一家一家走,一户一户看,一个一个聊……吴海燕发现,身患疾病、缺乏劳力、缺少产业是造成村民、乡村贫困的普遍原因。“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是产业支撑,最需要的是用心用情。”她说。

吴海燕率领班子成员遍访全县20个乡镇的118个贫困村,全面了解情况后,决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提出了“南笋北椒中果蔬”的产业扶贫思路,探索出防、服、减、保“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模式。吴海燕自己则选择最偏远的后台乡胡岗村,作为自己的驻村联系点,带头扎根扶贫一线。

用心用情、以上率下、精准施策,2018年,睢县成功脱贫摘帽。2020年底,全县近10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睢县一穷二白,就得靠实干和执着。”回顾脱贫攻坚路,吴海燕说。实干、执着,是她的工作作风。

吴海燕(右二)在睢县三台制鞋产业园调研(2021年3月3日摄)。

9年前,吴海燕上任睢县县长时,全县能叫得上名字的企业仅有酒厂、纸厂、酵母厂,人称“老三厂”。从睢县县长到县委书记,吴海燕坚持把实现“富民强县”作为奋斗目标。

睢县虽然产业基础薄弱,但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年输出农村劳动力24.5万人次。调研发现,福建、浙江等地制鞋产业密集,但中原腹地制鞋业较为空白,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为引进制鞋企业,睢县探索专业招商、驻地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策略。为招引一家知名鞋企入驻睢县,吴海燕专程跑到厦门,等了两天,终于见到企业老板,经过多次洽谈,最后成功签约。

“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客商,把企业的小事当成睢县的大事。”这是睢县招商引资的信条。

河南嘉鸿鞋业是第一家落地睢县的制鞋企业,其副总经理蒲生和见证了企业在中原的成长历程。“刚到睢县时,什么配套都没有,连个纸箱都要从外地采购。”蒲生和说,短短几年时间,从制鞋主料真皮、皮革,到鞋垫、海绵等,本地配套能力达90%以上。

蒲生和认为,睢县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至关重要。“大到投资建厂,小到停电停水,都有专人服务。企业办好厂内的事,政府办好厂外的事,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制鞋企业集聚睢县。”

如今,睢县共有制鞋及配套企业400余家,年产运动鞋3亿双,从业人员8万余人。

谈及“中原鞋都”的诞生、庞大产业集群的崛起,吴海燕表示这是睢县“首席服务官”们尽职尽责、企业经营者拼搏奋斗的结果,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工作。

“县委书记的岗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岗位,如果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不仅辜负组织信任、百姓期盼,自己也会问心有愧。”吴海燕说。

上一篇:“七一勋章”获得者|人民音乐家吕其明:把一生融入这面“红旗”
下一篇:驻村“第一书记”成“老师” 期待乡村成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