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科技非遗润童心,志愿服务助成长

7 月 12 日,为响应国家美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普及的深切召唤,为给孩子们纯净的心田灌溉智慧与守护的甘霖,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系 “智教课堂・点亮梦想” 志愿服务队的青年们,来到了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希望幼儿园这片充满童声笑语的热土。他们如同跃动的火种,携着科技的新风、安全的清泉与非遗的厚重,叩响了助力童年成长的实践之门。通过这场精心策划、情真意切的暑期 “三下乡” 实践活动,让童真梦想在科技之翼与千年文脉的交织中熠熠生辉。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与希望幼儿园小朋友们合影

蔚蓝天空的邀约:当“钢铁蜻蜓”点燃童眸星火

活动伊始,志愿服务队员们精心开启了通往“未来天空”的第一扇门——无人机科普。他们并非硬梆梆地灌输术语,而是俯下身来,浸入孩子们澄澈的世界:“看,这就是它明亮的大眼睛(摄像头),能捕捉世间最细微的美好;这对最有力的翅膀(螺旋桨),呼扇起来,就能乘风直上云霄……”

一双双清澈的眼眸瞬间被点亮,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好奇光芒。小手如林般高高举起,天真无邪的发问:“哥哥,它能飞到云朵上面去睡觉吗?”“姐姐,它飞累了晚上会和小鸟一样回家吗?”每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提问,都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漾开智慧的涟漪。队员们蹲下身,目光平视,脸上挂着笑意,耐心解答着每一个天马行空的问题。

队员娴熟的操控无人机飞行时,孩子们小小的身体努力向上仰着,眼睛一眨不眨地追逐着空中舞动的身影。这片天空变成了科技拓展的未来想象的疆域,孩子瞳孔里,映着无人机,更闪着对科技星河的纯粹向往。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无人机飞行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为小朋友们展示无人机飞行

生命之舟的守护:将安全灯塔种进纯真心房

安全教育课堂打破了枯燥说教的模式,变成一场寓教于乐的沉浸式旅程。团队成员化身亲切又权威的“安全小老师”,借助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趣味动画,将防溺水这一严肃命题转化为孩子们易懂易记的视听故事。屏幕上的小河、池塘、泳池,不再是熟悉的嬉戏地,而是被清晰勾勒出危险边界。

“这个红色圆圈里划着斜线的小人,是‘禁止游泳’!”“那个黄色三角形里的波浪线,是‘水深危险’的提醒!”队员们声音温和而坚定。利用标识图引导孩子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看到后该怎么做?”话音刚落,一只只稚嫩的小手争先恐后举起,孩子们清脆的回答此起彼伏。

在积极互动与角色模拟中,“远离危险水域”“不私自下水”“遇险呼救”等安全准则,如细雨般渗透进孩子们心田。这堂课的意义远超技能传授——在孩子们最需保护的年龄,为他们的生命方舟点亮灯塔,植入对自然规则与自身安全的敬畏。那些鲜艳标识,从此在孩子们眼中不再是简单符号,而成了守护生命的无声卫士。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防溺水场景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防溺水安全标志

千年丹漆的复魅:让古老纹脉在稚嫩掌心复苏

非遗传承环节,志愿服务队员化身“非遗讲解员”,引领孩子们走近凝聚东方美学与精湛工艺的漆扇。“很久很久以前的秦汉时代,祖先就能从树木中提取神奇的‘天然大漆’了……”队员们娓娓道来,孩子们屏息凝神,小脸上满是郑重,教室空气仿佛凝固,唯有千年漆艺故事静静流淌。   那薄薄的漆扇,不再是普通器物,其承载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密码,悄然沉淀在孩子们懵懂却敏锐的心灵中。

讲解结束,孩子们迫不及待想亲手体验。在队员一对一指导下,“小小非遗传承人”开启“国宝再造”之旅。滴染环节,矿物颜料滴入水盆,在水中舒展、晕染、交织,绽放出奇幻瑰丽的花纹。孩子们围在盆边,眼睛瞪得溜圆,发出惊喜的“哇”声,仿佛见证魔法降临。他们屏息捏住素白扇骨,小心翼翼操控色彩走向,神情专注如进行庄重仪式。提腕瞬间,水面流光溢彩被定格在扇面,朴素扇子仿佛注入灵魂,化作童真与千年技艺碰撞的斑斓画卷。每道天然漆纹,都在诉说古老智慧与现代童心的奇妙邂逅。

图为团队成员讲解漆扇

图为小朋友们在团队成员指导下制作漆扇

图为小朋友们制作的漆扇

青春实践的注脚:以躬行担当续写未来华章

夕阳熔金,为幼儿园的庭院镀上一层温暖的柔光。 此次“智教课堂·点亮梦想”之行,他们以科技为笔,勾勒未来的轮廓;以安全为盾,守护纯真的成长;以非遗为魂,唤醒沉睡的根脉。他们以赤诚之心服务社会,以智慧之光点亮梦想,以不息之躬行,在孩子们纯真的心田与民族未来的沃土上,续写着新时代的青春华章。(作者:张冠群、张坤志)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与希望幼儿园小朋友们合影

上一篇:青春守护家门口的健康:一场校医联手的慢病管理“实战”
下一篇:参观红馆忆峥嵘,青春担当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