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青春接力——“峡医青苗”
志愿服务队探访国家级非遗梁平木版年画
7月4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峡医青苗"志愿服务队一行17名师生走进梁平区屏锦镇,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徐家辉,在德合泰版画工作室开启了一段传统技艺的探索之旅。
技艺探微,解码非遗匠心
在徐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系统学习了梁平木版年画的完整制作工艺。从选料开始,就需精选纹理细腻的梨木或椴木,经过阴干、刨光等十多道工序制成平滑木板;雕刻环节,徐老师展示了"勾、刻、铲、凿"等技法,一块块普通的木板在其手中逐渐呈现出精美的纹样;印刷阶段,分版套色技术让一张张精美的年华跃然纸上
文化溯源,品读年画内涵
徐老师还结合《五子登科》《盗仙草》《踏伞》等经典作品为队员们详细解读了年画的文化内涵,队员们了解到年画或寄托美好祝愿,或讲述民间故事,或反映戏曲艺术,每一幅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
实践体验:感悟传承真谛
在实践环节,在徐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体验了雕刻、印刷与装裱三个年画制作的关键步骤。当亲手制作的年画作品最终呈现时,队员们不仅收获了成就感,更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精妙与匠人精神的伟大。
使命担当:青春助力传承
活动尾声,团队与徐老师就非遗传承创新展开深入交流。队员们认识到:传统工艺需要坚守核心技艺,文化传承需要创新表达方式,非遗保护需要年轻力量参与。
“这次实践让我们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也感受到了传承的责任。”队员代表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当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和创新者,让非遗在青春接力中焕发新的生机。”
此次梁平木版年画探访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峡医青苗"团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播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