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宠物殡葬:人性的延展

 

据《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我国2023年宠物犬数量同比增长1.1%,达到5175万只,宠物猫数量同比增长6.8%,达到6980万只。宠物数量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宠物殡葬行业发展迅猛,近3个月就有超1900家涉及宠物殡葬相关的新公司成立。同时,有宠物殡葬师讲述了一位老人带狗从山东到北京看病,狗离世后办葬礼时老人害怕被人诟病的故事,这也引发了“给宠物做殡葬真的有必要吗”的热议。(12月17日《大象新闻》)

宠物殡葬作为新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社会观念的碰撞。它既反映了人们对宠物情感的加深,也凸显了社会对这种新兴消费观念的不同态度。这背后其实是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体现。

从一方面来看,宠物殡葬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宠物情感关系的深度变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宠物在很多家庭中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动物转变为家庭成员。据调查,约70%的宠物主人将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或亲密伙伴。在这种情感纽带下,当宠物去世时,主人希望给予它们如同对待亲人般的告别仪式,这是对宠物陪伴的尊重和感恩。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宠物殡葬行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美国在2022年其宠物殡葬行业的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国内存在着超600个正式的宠物墓地。宠物殡葬提供专门的宠物墓地、火化设施,甚至还有追悼会等形式多样的服务。这不仅是一种商业服务,更是一种对人与宠物深厚情感的认可。宠物殡葬为宠物主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帮助他们接受宠物的离去,缓解内心的悲痛。

另一方面,宠物殡葬引发争议也反映出社会传统观念与新兴消费观念的冲突。在传统观念中,动物与人类有明确的界限,为动物进行殡葬被认为是一种过度消费或者不被理解的行为。如新闻中的山东老人,他害怕被人说“有病”,这表明部分人还不能接受宠物殡葬这种新兴事物。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看,有人认为将资源投入到宠物殡葬行业,不如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的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新兴消费观念往往会挑战传统观念。宠物殡葬行业的兴起,正是这种新旧观念碰撞的体现。

宠物殡葬行业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人们对宠物情感的升华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虽然目前存在争议,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观念的逐渐转变,这个行业有望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时,社会也需要在传统观念与新兴消费观念之间找到平衡,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重庆大学:魏淼)

新闻链接:https://www.hntv.tv/news/0/1868861303995568130

上一篇:做有朝气有梦想的青年人
下一篇:优教育强锻炼,促进干部成长“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