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个指示牌啊,字小得像蚂蚁,我这老花眼根本看不清楚。有时候实在找不到路,厚着脸皮去问年轻人,可他们说几句我又听不太懂。我就盼着能有个明白人儿,帮咱老年人把这医院的路啊、指示牌啊弄清楚点。”被问及医院语言景观是否清晰的问题,李奶奶恳切地说道。
李奶奶是“医”路同行团队的访谈对象之一。2024年暑期,杭州师范大学“医”路同行团队以医院语言景观的适老化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结构性问卷调查,深入走访三类典型群体,全力挖掘医疗场域中语言使用与老年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助力医疗场域语言景观适老化改革。
团队从医护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双重视角出发,精心设计并开展结构性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受访医护人员认为医疗场域中的语言景观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以提升老人就诊的体验,其中65.22%的受访医护人员认为非常需要对语言景观进行进一步的适老化改造。团队负责人胡逸扬表示,“我们还发现,相对来说年龄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出现‘语言景观识别障碍’的问题。在回答‘是否曾因标识不清而就医困难’这一问题时,受访者该问题发生频率与年龄成正相关。”
在医院工作人员、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公众三类群体中,团队抽取典型样本进行深度访谈。与医院工作人员交流时,团队成员聆听了医务人员的意见,探讨了在医疗服务流程中如何更好地调整语言景观,以契合老年患者的特殊需求;面对老年患者及其家属时,成员们则以温情的态度倾听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语言困扰。
了解到“医”路同行团队为改善医院语言景观作出的努力,李奶奶非常感动,“今天看到你们在这儿为我们老年人的事儿忙前忙后,我这心里就跟燃起了一团火似的。你们能这么细心地关注到我们的难处,还专门来研究、来想办法解决,这可太不容易了。你们一定要顺顺利利地把这事儿弄好,以后我们来医院就能少些磕绊,少些烦恼。”(通讯员:施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