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搭建沟通桥梁,共享治理温度,上海奉贤西渡街道重塑“熟人社区”

奉贤区西渡街道人口结构多元,人员流动性快,近年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从创新社会治理入手,增强居民对楼道、小区、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重塑“熟人社区”。

一、打破尴尬,搭建沟通桥梁

1.以楼道为单元,完善楼组长队伍建设

为巩固疫情封控期间涌现的年轻楼组长力量,街道试点开展“好邻组长”工作,鼓励年轻楼组长发挥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时传递社区重要信息,老年楼组长多参与线下活动,实现“线上是群主,线下是组长”,为邻里间建好一座沟通的桥梁。

2.以美化为途径,妆点美丽楼组公共空间

2017年至今,11个居委469个楼组参与和美创建。经过创建,不仅楼道环境得到提升,更多的楼道居民参与到楼道美化中来,人文可视度、楼道精致度得到提升,倡议书、楼组公约、睦邻公约等上墙,楼道内容丰富又充满邻里情。

金都居委楼组“叮咚会”开启楼道交流互动模式,通过一系列活动串联,增进楼组居民情谊

3.以协商为切入,凝聚邻里共建共治共享

街道以楼道为小切口,搭建邻里协商交流平台。金都居委通过楼组“叮咚会”,组织楼道内居民面对面建群,把原本松散的楼组居民凝聚成整体,并通过居民自行维护楼道环境、打造楼组“微花园”、开展楼组节日等活动的串联,增近邻里互动交流,实现楼组内大小事情都能在楼组内解决。

二、拉近距离,增加互动频次

1.美丽约定,穿起社区治理“线”

每一份约定,是所有村居民经过少则“三上三下”,多则“七上七下”的精磨细琢商定出来的,最终达到变“挂在墙上”为“装在心里”。同时,将积分制引入约定,执行量化评价,形成积分并辅以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发居民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

2.自治金项目,串起邻里和睦“珠”

今年,街道共确定统筹自治金项目15个,在“自治金”的撬动下,“金点子”层出不穷,以项目化形式解决居民热切关注的问题。文怡花园社区版“美丽街区”项目,通过串联多个临近楼组,推广受群众欢迎的楼组改造与自治经验,形成多楼组自治互动,构建和谐熟人社区。

3.“两长制”,连成同心同行“链”

街道通过细化网格划分,不断汇聚社区力量,发展群众志愿服务队伍,连成网格党员群众齐参与的同心“链”。如文怡创设“片区长”、闸园设立“幢长制”,北新在原有村民小组长的基础上,增设1-3名“新”力量,组成每个村民小组的“杏福”管家团队,探索建立有事“网”里办,小事不出“格”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三、开剂良方,共享治理温度

1.生活驿站,以“小平台”实现能量“大集聚”

街道目前现有生活驿站12家,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第一类以小见大,通过传统节日小小慰问,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类以小带大,通过以小朋友为主体的活动,带动年轻家长参与,如金都驿站设立“兔妈妈亲子泥塑体验社”,增进睦邻关系,拉近小家与小家之间的距离。

2.五社联动,以“小支点”激发居民“大参与”

坚持“三个聚焦”,凝聚更多主体进入社区、服务社区。聚焦矛盾问题,以项目化形式解决问题,成立创和调解工作室,实施“积分换法律”等项目,受理咨询120余件、调解案件30多件。聚焦群众需求,益路同行打造“渡贤学院”虚拟大学平台,提高居民创就业能力。聚焦资源整合,联合申爱实施“摆渡”计划,设立社区基金开展募集活动,动员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参与。

3.自治力量,以“小能量” 撬动治理“大格局”

社区不乏一批热心居民,街道通过挖掘形成一支“自治达人”队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生动案例,引领更多的居民关注和参与社区治理,在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志愿服务,让居民从服务对象转化为社区治理主体。

上一篇: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下一篇:“硬菜”卖相不输饭店,徐家汇社区食堂智能化烹饪也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