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参观者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拍摄非遗作品和文创精品。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作者:郑海鸥编辑: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期:2022-10-21绿茵场上的文化碰撞和融合
西语帮足球队部分队员合影。凯撒供图 如果用耳朵能听到一座城市,儿化音就是北京的声音。可沿着亮马河延伸至东五环,一片藏在城市寂静处的足球场上,西班牙语、英语、法语、葡萄牙语更加喧嚣,偶有儿化音出现,循声找到的人极有可能来自哥斯达黎加。 在北京生活了15年,穆雷不仅学会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还抓住了这座城市独有的腔调,那个小孩儿,78号,16岁;这个小孩儿,7号,嘿,14岁;前方的小孩儿,60号,16岁
作者:梁璇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10-212022贝壳北京马拉松即将开跑 北京链家启动“社区跑”活动
2022贝壳北京马拉松即将拉开帷幕。作为贝壳旗下直营经纪品牌,即日起,北京链家将以“链家社区跑,备战马拉松”为主题开展社区跑活动。与此同时,链家门店也将化身“社区体育补给站”,为居民日常跑步健身提供物资和便捷服务。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0-20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文旅融合 绽放秦腔文化的时代活力
8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陕西省西安市易俗社文化街区上榜。这个以秦腔剧团易俗社为核心的秦腔文化展示区正式开放,集馆、展、演、旅游、体验互动于一体,成为展现西安城市文化的新窗口。 成立于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社团。为了让秦腔拥抱更多观众,易俗社文化街区应运而生。在西安市易俗社百年博物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易俗社历经百年风霜延续至今
作者:秦毅 李睿编辑:中国文化报日期:2022-10-20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让长征故事焕发时代活力
四渡赤水纪念馆航拍。王 为摄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隆兴镇淋滩村,曾是中央红军二渡和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伴着历史的涛声,记者走进淋滩村的一座老民宅。 民宅门口立着一块黑色石碑,刻有淋滩红军党支部旧址字样。1938年5月,中共地下党淋滩红军党支部在这里成立,任务是保存有生力量,团结广大人民群众,随时听从组织召唤。 淋滩红军党支部是唯一一个由留在长征途中的红军伤
作者:杨明月编辑:解放军报日期:2022-10-20梅里雪山脚下 昔日藏族流浪艺术弦子奏出幸福新生活
图为白马扎史在巡护森林时拉起弦子。 张历 摄 弦子,是藏族的传统乐器。过去,它是滇川藏高原流浪者的独门技艺,鲜有人会演奏。而如今,欢快的弦子在梅里雪山脚下风靡,代表着自由与美好。 今年41岁的白玛扎史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佛山乡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巡山护林时,他总是要带上一把弦子,休息间隙便找块石头坐下,练习新乐曲。 白玛扎史家住佛山乡江坡村,那是梅里雪山脚下一个宁静祥和的藏族村庄。江坡村有一
作者:缪超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20两万支群文队伍绽放龙江大地
在黑龙江省第五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上,农民艺术团表演京剧。 日前,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红光镇义丰村文化大院的50多名演员,正在抓紧排练一台由歌曲、舞蹈、小品、器乐独奏等不同艺术形式的16个节目组成的综艺晚会。文化大院负责人郭广军表示,已经准备3个多月的这台节目不但要在镇里演,还要到周边村屯巡演。 该文化大院是黑龙江两万多支群文队伍的一个缩影。经过10年的强力推进,黑龙江组建了遍及城乡的群文队伍
作者:张建友编辑:中国文化报日期:2022-10-19勿让传统文化成为遗失的美好
为重振香港文化市场,让非遗文化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香港文化节于10月14日至16日期间,在大馆及中环街市举行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希望唤起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舞麒麟传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 龙头、鹿角、蛇身、羊蹄、牛尾舞者将麒麟系在身上,一人持头,一人持尾,两人配合将麒麟上下扭转,左摇右摆,随着音乐和嗲鼓鼓点,一只活灵活现的麒麟呈现在市民眼前。参与大馆演出的舞麒麟师傅谭定邦告诉记者,舞麒
作者:戴小橦 刘辰瑶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10-19古蜀文明彩灯光影艺术展亮相宽窄巷子
游客在黄金面具灯组前拍照留影 当古蜀王都遇上川西民居,当传统非遗彩灯遇上现代科技,时空错位之下,会有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10月14日晚,古蜀文明彩灯光影艺术展在宽窄巷子正式与游客见面。 本次展览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成都宽窄巷子联合主办,展出6组以太阳神鸟金饰、黄金面具、青铜立人等古蜀金沙文化元素为灵感创作的彩灯光影艺术作品,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彩灯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合光影投幕、机械传动、互动
编辑:成都日报日期:2022-10-19万般风景皆入镜:吉林农民“摄影天团”拍出新生活
马学彦作品。 蛟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秋冬交季阳光正盛,68岁的齐双骑着摩托车来到稻田地旁,伴随着相机快门咔嚓一响,田里劳作的农民、现代化农机均被收入画面。 齐双是土生土长的吉林省蛟河市拉法街砬前村农民,现在的他已经熟练掌握了裸眼测量光线的技巧。四季变化、农时、丰收和劳动这位长于抓拍的农民摄影师创作题材广泛,用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乡村点滴生活。 早在20世纪90年代,蛟河市便兴起了农民艺术摄影风潮,当地
作者:石洪宇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18西安女子的唐流彩“执念”:让“花朵”在水中绽放
唐流彩技艺传承人张双敏正在进行创作。 党田野 摄 我学习唐流彩技艺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每次开始新的创作,我仍会很慎重,因为这是一门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成败就在一瞬间。唐流彩技艺传承人张双敏称。 往一盆水里滴入数种颜料,然后用画锥看似随意的划动一番后,张双敏将一个白色瓷盘放入水中,然后缓慢拿起,一朵色彩艳丽的花朵便跃入盘中。凭借着这手唐流彩技艺,张双敏总能引来观者的阵阵惊叹。 张双敏称,唐流彩是一种非
作者:党田野编辑:中国新闻网日期:2022-10-18原创歌曲《万众心声》唱响 献礼党的二十大
鞠躬尽瘁,论初心不容违背;赴汤蹈火,发过誓怎敢愧对。民心所向,才有同一个心声:中国共产党万岁!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由男高音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宏伟演唱,军旅艺术家韩毅作词、章荣强作曲的原创歌曲《万众心声》及同名MV正式上线。 韩毅介绍创作背景时讲道,这首《万众心声》可以说是一位老党员对年轻党员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位父亲交给儿子的命题创作。去年父亲拿到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作者:胡春艳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10-18北京:古北水镇赏秋正当时
2022年10月16日,游客在北京古北水镇内游玩赏秋。
作者:郭尧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10-18四川深挖古蜀文明遗珍 保护传承千年文化
三苏祠。 王磊 摄 当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新一轮祭祀坑发掘工作即将进入尾声之际,在四川甘孜州稻城县广袤的高原上,罕见的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皮洛遗址的考古发掘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十年来,四川文博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传承巴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上述遗址双双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背后,便是四川多年来深挖古蜀文明遗珍,保护传承千年文化的坚持。 三
作者:岳依桐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17安徽桐城: 激活文化资源“人文胜地” 启新篇
桐城城区一角。赵玲玲供图 从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到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素有文都之誉的桐城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打造人文胜地目标,树品牌引领,抓重点带动,强基础惠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物质支撑。 回首这十年,桐城文脉赓续传承,文化建设成果广惠群众,文化自信之基日渐夯实,人们沐浴其中,感受时代伟大,
作者:赵玲玲 金洁编辑:人民网-安徽频道日期:2022-10-17《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发行
10月16日,市民在贵阳市云岩区一邮局展示其购买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当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1枚。
作者:瞿宏伦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10-17河北“80后”手艺人用“泥土”捏出陶艺新生活
图为张明正在进行创意陶艺的拉坯工序。 门丛硕 摄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玉井南路的一条小巷里,有个陶艺坊别有洞天。此间,奇思妙想、形态各异的陶瓷工艺品吸引着人们驻足。 13日,陶艺坊负责人张明正在认真制作一件创意陶艺产品多肉花盆。这是客户新下单的立体造型多肉花盆,制作工序比较繁琐,仅定型工序就比普通的花盆多出3个以上。已经研究陶艺制作近20年的张明,称得上是资深的陶艺制作手艺人了。 图为张明正在进
作者:宋敏涛 杨雅琪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14首都图书馆藏黑胶珍品展讲述“唱片里的中国”
10月13日,北京首都图书馆唱片里的中国首都图书馆藏黑胶珍品展上展出的上世纪30年代灌制,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共同表演《四五花洞》唱段的黑胶唱片。该展览是首次展出首图馆藏约3万张黑胶唱片中的部分珍品,意在用声音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10月13日,市民在北京首都图书馆参观唱片里的中国首都图书馆藏黑胶珍品展。 10月13日,市民在北京首都图书馆参观唱片里的中国首都图书馆藏
作者:侯宇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14“喜迎二十大 史志颂中华”黄埔讲古大赛收官
10月10日,喜迎二十大 史志颂中华黄埔讲古大赛决赛在穗收官。现场,9名选手生动讲述了广州市黄埔区的历史故事、红色故事和广州开发区新时代创新创业的奋进故事。 大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次大赛于今年8月份启动,旨在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家国情怀、历史情怀、文化情怀、乡土情怀,吸引了逾2000人踊跃报名参赛。 现场,选手们不仅在选材内容上别具一格,更在讲古形式上出新出彩。有的选手化身为哥
作者:林洁 焦婵娟 潘虹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10-13跟着非遗大师学习“通草画”“岭南押花”
近日,广州市越秀区非遗中心邀请通草画、岭南押花非遗传承人举办非遗手工作坊,带领小朋友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无限魅力。这个国庆假期,广东多个文博单位、酒店、度假区开展非遗元素的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岭南非遗文化。 小朋友展示自己画通草画。林洁/摄 在广州东方宾馆,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传承人苏昕讲解了通草画的渊源以及基本制作过程,教小朋友在通草纸上如何水彩着墨的方法。现场,岭南押花艺术传承人傅庆军展现了押
作者:跟着非遗大师学习“通草画”“岭南押花”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