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晒醋”老技艺 焕发新生机
10月28日,在贵州省赤水市黔老翁醋厂,工人在手工翻动醋坯原料。 10月28日,在贵州省赤水市黔老翁醋厂晾晒区,工人在搬运制作原料。 10月28日,在贵州省赤水市黔老翁醋厂,工人在晾晒区查看醋缸中的晒醋成色。 赤水晒醋是至今仍保留在贵州省赤水市的一种古法制醋技艺。2021年,赤水晒醋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赤水晒醋以中药制作醋曲,用大米、糯米等作原料,经过3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作者:杨文斌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0-31浙江上线“浙里文化圈” 七大场景打造“一站式文化链接”
品质文化惠享浙里文化圈上线仪式现场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供图 10月26日,品质文化惠享浙里文化圈上线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 活动现场,浙里文化圈好戏连连赢大奖惠民共享活动同步启动。同时,著名作家麦家、婺剧名家陈美兰等人被授予浙里文化圈首席体验官的荣誉称号。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为著名作家麦家等人颁发首席体验官证书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供图 据悉,浙里文化圈是品质文化惠享应用的服务端,着眼
作者:王题题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28广州宝源路:造访百年民居 穿越似水流年
在宝华路和龙津西路两条大名鼎鼎的历史文化街区之间,隐藏着另一条低调的历史文化街道。这条仅仅500多米的大街,分布着20多处文物建筑,它们散发着日常的市井烟火气,并且正在默默地发生新旧交融的改变。这里的西关氛围感一点不输于人们耳熟能详的上下九、永庆坊,如果要真切地感受似水流年、岁月留香的广府风情,不妨来宝源路走走。 趟栊横木里的岁月经年 宝源路位于老西关腹地,东连宝华路,西接荔枝湾景区,还临近恩宁路
作者:王敏编辑:羊城晚报日期:2022-10-28香港首个莫奈作品沉浸体验展带领观众置身画中
观众置身画中。 入场人士观看展览。 观众置身画中,欣赏画作。 寻找足印莫内沉浸体验展开幕。 观众仿佛置身于名画之中。 寻找足印莫内沉浸体验展开幕。 观众仿佛置身于名画之中。 寻找足印莫内沉浸体验展开幕。 寻找足印莫内沉浸体验展开幕。 10月26日,香港首个以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又译:莫内)作品为主题的寻找足印莫内沉浸体验展开幕。展览通过精彩的360度灯光和原创音
作者:李志华编辑:中国新闻网日期:2022-10-28河北馆陶粮画:五谷杂粮绘出大千世界
图为粮画艺人郭仙的粮画作品《故宫》。 图为村民正在制作粮画。 图为粮画制作者李凤海的粮画作品《致敬国粹青衣作者》。 由农户制作粮画,公司统一包装出售,以粮画闻名的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寿东村,通过粮画带动周边10余个村庄的300多名村民就业,粮画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5000万元。馆陶粮画起源于唐朝,以五谷杂粮和各类植物种子为原料,通过粘、贴、拼、雕等十几道特殊工艺,制作成山水、人物、花鸟等图画,成为
作者:郭江鹏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27在天津中小学戏曲社团,教师传播国粹以“戏”育人
第九十五中学益中学校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京剧身形。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市中小学戏曲社团也活跃了起来。此前参加我市戏曲师资培训班的教师们在校园中普及国粹知识的同时,以戏曲养分育人,令朝气蓬勃的00后10后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据了解,戏曲师资培训班是我市戏曲进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19年初至今持续进行,由专业戏曲人对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戏曲素养培训,为各学校建立一支懂戏曲、爱戏曲、擅教
作者:刘莉莉 文并摄编辑:天津日报日期:2022-10-27塞外雄风——鄂尔多斯青铜器精品文物展在四川广汉启幕
塞外雄风鄂尔多斯青铜器精品文物展26日在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启幕。 据介绍,本次展览萃集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的精品重器208套270件,其文物品类包括短剑、流星锤、鹤嘴斧等兵器;铜刀、铜鍑、铜锥等生产生活用具;当卢、马面饰、节约、车辕饰等车马器以及彰显早期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特色的冠饰、项饰、腰带饰等。 虎衔羊纹青铜P形饰牌(战国)。
作者:岳依桐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27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城市会客厅” 打造文化新地标
记者从亿联建设集团了解到,位于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路、海南路交会处的西海岸文化大厦已基本完工,即将进行交付。该项目以城市会客厅和知识飞翔为概念寓意,由高度分别为98.4米、92.5米的两栋大楼组成,突出文化主题,聚力打造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文化新地标,建成后将成为城市文化公园、西海岸图书文化中心。 西海岸文化大厦将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新地标。 西海岸文化大厦项目2019年4月动工,海高集团、亿
作者:刘腾编辑:西海岸融媒号日期:2022-10-27广西德保庆丰年 土布绣传承
图为壮家民众在稻田间收稻谷晒土布。 近日,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举行锦绣德保采风活动农耕文化与土布技艺传承足荣镇专场及德保县足荣镇第五届龙写大糯壮家农耕民俗与隘章土布技艺传承文化活动,现场欢歌笑语、稻糯飘香。活动现场展示了壮家儿女传统古法收割、壮家人庆丰收、粽王出锅、唱山歌、隘章土布技艺展示等,充分展示了德保传统壮家多姿多彩的稻作那文化、独特的传统大糯美食文化和隘章土布的非遗文化。 图为壮家妇女
作者:黄少将 岑秀杯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26藏在古村落里的“油画人家”
89岁的高奶奶、身高不到1.2米的沈明辉、经营食杂店的黄余清、开餐馆的陈孝坚、开民宿的陈孝高夫妇在福建省屏南县的传统古村落里,这些绘画几乎零基础的老人、残障人士、农民等,在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教学的带动下,纷纷拿起画笔,成为农民画家。 福建省屏南县山奇水秀,散落于山水之间的古村落如点点繁星,熠熠生辉。近年来,屏南县不断引进艺术人才团队,助力乡建文创脱贫攻坚,为传统村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本接
作者:王东明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26龙游县“微改造、精提升” 古堰明珠改风貌 七彩浦山焕新颜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詹家镇浦山村位于龙游县西郊,是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全村畲族人口占65%以上。自2021年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浦山村依托姑蔑城凤凰部落龙游花海特色旅游区优势,围绕让环境更精美、设施更精良、体验更精致的目标,通过村集体出平台,国资引业态,由镇企村和运营方共同管理,实现政、企、村合力消薄的新模式,引入浙江联众集团投资5000万元,分两期建设凤凰部落亲子研学基地,打造
作者:廖倩倩编辑:中国旅游报日期:2022-10-26中日青少年漫画大赛:以漫画为媒 喜迎杭州亚运
24日,记者从杭州亚组委获悉,中国驻名古屋总领馆和日本爱知县日中友好协会、岐阜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中日青少年漫画大赛2022颁奖仪式于昨日举行,此次大赛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和喜迎杭州亚运为主题,共有300多名两国青少年踊跃参赛。 据悉,此次作品征集面向日本中部六县以及中国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中日联合专家评委会在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共60名。 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杨娴在致辞
作者:钱晨菲编辑:中国新闻网日期:2022-10-26“百戏盛典”新起航:示范引领与保护传承相结合
2018年至2020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汇集全国348个戏曲剧种、408个剧目,在江苏昆山演出了201场,受众超过1.5亿。这一活动将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它不仅把现存的戏曲剧种全部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而且将戏曲众多的传统剧目与现代戏的精品力作,通过剧场和网络传播的方式向海内外数以亿计的观众展演,并将千万名戏曲演员先后会聚到一个县里来进行
作者:朱恒夫编辑:中国文化报日期:2022-10-25雁鸿 让世人感受中国传统手工饰品之美
68个易拉罐仿制苗族全套头饰、3000颗坚果壳做出黄金盔甲、140个易拉罐打磨出2600片雪花状甲片做成中国风冰雪铠甲、用易拉罐仿制国宝金嵌珍珠天球仪短短四年间,85后成都女孩雁鸿创作了200多件精美的手工饰品,并将制作视频发布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视频的火爆出圈,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心灵手巧的女孩,也让中国传统手工工艺走出了国门。从手工爱好者,到手工艺人,雁鸿凭借自己的一双巧手变废为宝,也让更
作者:徐雪霏编辑:天津日报日期:2022-10-25苏州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第八届灯谜艺术节圆满落幕
为培养学生爱党爱中华的美好情操,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深入开展,苏州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举行了为期三周的第八届灯谜艺术节。 本次艺术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我与灯谜征文比赛、学生组灯谜展猜、教师组灯谜展猜、教师组团体电控赛、四年级组团体电控赛、五年级组团体电控赛、六年级组团体电控赛、学生组个人电控赛等众多项目。 艺术节开幕式上,钮健平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词,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灯谜技艺
编辑:中国网日期:2022-10-25保护中医古籍 传承文化薪火
10月20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邓勇取出待修复的古籍。 10月20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古籍修复师茆可人教学生装订古籍。 10月20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古籍修复师茆可人在进行古籍修复。 10月20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古籍修复师茆可人进行古籍修复。 作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不断推进中医古
作者:张端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0-24宁国龙窑:传承陶艺 守护技艺
师傅搬运陶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挑进去的是陶坯,捧出来的是艺术。在安徽省宁国市港口镇,生生不息的窑火背后,是坚守亦是传承。 19岁学徒的孙成宏,如今是宁国市金牛山陶业的负责人,该企业前身是港口镇陶瓷厂。创办之初,这里就秉承了千年龙窑的烧成工艺,为当地陶艺文化传承注入了活力。 制陶必有土,有土必成陶。经年累月里,匠人们用他们的双手,赋予了陶土新的生命。 如今,孙成宏的陶厂一年要消耗泥料2000多
作者:汪瑞华、苗子健编辑:人民网-安徽频道日期:2022-10-24流动博物馆成“流动”文化风景线
时下,流动博物馆方兴未艾,颇受欢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新近公布了一组数字:近期,共推送16个实物展、20多个图片展,在全省近60家市、县、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展出,而跨省合作也是近期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受到关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很多人印象中那些总是爱打阵地战、习惯于依托博物馆展厅呈现的展览,在新的受众口味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正在更多地转变方式,越来越多地流动起来,以新的模式,深入
作者:卜松竹编辑:广州日报日期:2022-10-24千年古琴在中国年轻人中正流行
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刘晓枫在制琴。 李晛 摄 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这两人因琴曲高山流水而成为知已,后来因钟子期病故,俞伯牙决定终身不再弹琴。 这段故事令无数人动容,但他们当年所抚的古琴高雅神秘,鲜为人知。如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琴在中国日渐升温,亦在年轻人中正流行。 沈阳古琴文化展示馆负责人李旭是古琴文化传播者,她从事古琴教学5年有余。 李晛 摄
作者:李晛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0-2490后女孩回乡传承非遗竹编技艺
近日,一家名叫刘家人竹编的网店因为接受了网友的热心建议而从一家普通的竹编小店摇身变成了网红宠物用品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店主在直播售卖自家竹编产品时,有网友留言希望他们生产竹编猫窝,其他网友纷纷表示好主意,并且催着店主快点生产新品。在网友们的倒逼下,店主上架了新产品竹编猫窝,没想到走红网络。接受记者采访时,店主刘霞冰笑着说:当时很偶然有网友提出建议,我们尝试后产品都脱销了,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作者:陈燃编辑:扬子晚报日期:2022-10-21
![文章右侧广告](/_next/image?url=%2Fupfiles%2F1a%2F9253c9f75d6f1d7ca4d8f9547d755a.jpg&w=640&q=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