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风华正茂”特展闭幕:文史融合艺术 党史教育出新
特展开幕式现场。 为期14天的《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特展》日前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展览馆落下帷幕。作为一个形式特别的党史学习教育平台,特展在开展期间凭借文史融合艺术的特点持续圈粉,成为当地人气颇为火爆的万人打卡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下称《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本次特展正是以努力打造文史与党史
作者:(黄龄亿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6-18河南传统文化“破圈”:水下洛神舞惊鸿 唐宫夜宴曲绕梁
演员演绎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 演员演绎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 演员演绎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 游客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游览(2016年5月2日摄)。 演员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礼佛台演绎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4月25日摄)。 从憨态可掬的唐宫小姐姐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从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到端午奇妙游近来,河南不断从中华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取材,打造出优秀文化产品。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8广西壮乡织娘手工编织世界最大壮锦献礼建党百年
图为织娘李冬莲正在编织壮锦作品。 穿梭、拉筘、挑花,伴随着哐当、哐当的声音,经纬线在手中灵活交织6月16日,在南宁非遗生活馆内,12名来自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的壮族织娘,她们将共同编织一幅长为12米、高为2.3米的美丽壮锦,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最深的祝福。 该幅名为《美丽壮锦献给党》的壮锦作品采用铜鼓、翔鹭、凤灯等元素构成,壮锦中央融入党徽等标识,中国共产党万岁民族大团结万岁等字样醒目。人
作者:俞靖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6-17上海崇明区竖新镇:赓续红色血脉 打造红色文化之乡
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将深耕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魅力竖新建设的重要内容,奋力打造红色文化之乡,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深挖红色资源,让红色印记亮出来 竖新镇党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全面排摸红色家底、保护红色资源、推动红色开发,不断提高红色资源的显示度。打
作者:毕畅日期:2021-06-17河南南阳:投资44亿元打造“医圣祠文化园”
图为南阳医圣祠内场景。 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河南站网络主题活动16日在大别山区河南南阳启动。记者从南阳市获悉,当地总投资44亿元建设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欲将其打造成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 图为南阳医圣祠内碑刻。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祖庭医圣祠所在地、中医药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仲景文化是南阳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医药文化。近年来,南阳市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大力弘扬仲景文化,实施中
作者:李贵刚 黄钰涵 阚力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6-17万余件展品带你领略千年运河“前世今生”
这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展出的河南开封州桥遗址汴河剖面。 这是6月16日拍摄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无人机照片)。 6月16日,参观者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参观鲁荒王墓木俑仪仗类明器(仿制品)。 6月16日,参观者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参观清朝石铺路。 6月16日,参观者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参观南宋砖瓦窑。 这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无人机照片)。 这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
作者:李博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7“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用针线展示祖国巨变
无人机表演为展览预热。 近日,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在上海抱朴美术馆开幕。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展区分为四大绣、各民族、其它绣、织造、印染等五大区域,共展出155件作品,囊括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刺绣、印染、织造精品。 据介绍,本次展览展期至7月11日。作为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分会场之一,本次专题展是近年来对中国传统工艺发展历程进行的系统梳理和振兴成果的全面集中展示。展览以锦绣文章为主题,一针一
作者:李秋莹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6-16甘肃展出《黄河母亲》等雕塑作品及图片 述百年红色“时代情”
6月15日,《一心向党爱我中华》何鄂雕塑作品及图片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图为兰州市民带孩子参观。 这次展出的雕塑作品和雕塑图片,是我一生创作的轨迹,一部分是我自己创作,还有一部分是接受社会委托所创,都是顺应时代的作品。我希望留下时代精神的作品,新时代应该有新文化的体现。6月15日,《黄河母亲》雕塑的作者何鄂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当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心向党爱
作者:闫姣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6-16内蒙古民族非遗“破圈”:独家绝技创造的“小康生活”
假期第一天上午,我带的太阳花就销售一空,下午又让家里捎来一批。2021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撞上端午小长假,鄂温克族姑娘艾吉玛带去非遗宣传展示内蒙古主会场的太阳花深得游客喜爱。 6月15日,3天的假期和活动同时落下帷幕,艾吉玛数以万计的太阳花成功售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曾经藏在大山里、森林里、草原上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破圈,独家绝技为当地猎民和牧民创造出小康生
作者:张玮编辑:中新社日期:2021-06-16河北沙河:在二里头感受文化遗产魅力
6月12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考古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向小朋友讲解考古挖掘知识。 6月12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小朋友讲解文物知识。 6月12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参观者讲解。 当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展主题讲座、考古体验等活动,普及文物保护及文化遗产知识。
作者:郝源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5福建武夷山:展示文化 保护遗产
6月12日,武夷竹编制作手工艺人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向游客展示现场制作的竹编作品。 6月12日,手工艺人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展示黑釉茶盏制作技艺。 6月12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茶艺师摆开茶席与游人分享武夷山茶文化。 6月12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茶百戏技艺吸引游客驻足。 6月12日,在福
作者:陈颖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5山东日照:乡村书屋“照亮”村民幸福路
6月11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孩子们在乡村书屋看书。 6月11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村民和孩子在乡村书屋看书。 6月11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拍摄的乡村书屋。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是一个仅有300多人的小村,村里却有一个面积约7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30余人阅读的乡村书屋。书屋里2800余本图书全部由村民自发捐赠,24小时昼夜开门,无人值
作者:范长国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5湖北秭归:屈原故里龙舟竞技过端午
6月14日,参与竞渡的龙舟在比赛中。 6月14日,参与竞渡的龙舟在比赛中(无人机照片)。 6月14日,参与竞渡的龙舟在比赛中。 6月14日,参与竞渡的龙舟在比赛中(无人机照片)。 当日,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在三峡大坝前秭归县水域举行龙舟赛,欢庆传统节日端午节。
作者:向红梅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5首届大运河通惠河畔文化节暨朝阳区高碑店地区 迎接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启幕
6月11日,首届大运河通惠河畔文化节暨朝阳区高碑店地区迎接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畔文化创意产业园拉开帷幕。
编辑: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1-06-12导师帮带机制促湖笔老字号传承有序
6月10日,在位于湖州爱山街道的王一品斋笔庄制笔车间,50岁的俞剑华(右二)向年轻制笔师传授传统制笔的择笔工序。 6月10日,在位于湖州爱山街道的王一品斋笔庄制笔车间,王一品斋笔庄第17代传承人许剑锋(左一)跟制笔师交流。 6月10日,在位于湖州爱山街道的王一品斋笔庄制笔车间,61岁的徐子敏(左)向年轻制笔师黄丹示范笔毛梳理流程。 位于浙江湖州的湖笔老字号王一品斋笔庄已有280年历史,秉持导师
作者:翁忻旸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1呼和浩特:塞上老街音乐美食季开幕
6月10日,游客在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游玩。 6月10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舞蹈。 6月10日,游客在开幕式上观看表演。 当日,2021年塞上老街音乐美食季文化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开幕。活动分为赏内蒙古音乐、品内蒙古味道、促内蒙古文旅、带内蒙古好货四大种类,将持续至9月10日。
作者:贝赫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1上海松江:多措并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
中国社区发展网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市松江经开区立足园区发展实际,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秉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真正做到用真心办实事,解决好群众心头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办好群众小事,为民服务有温度 经开区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展现经
作者:毕畅日期:2021-06-11书法家付丽华作品欣赏
简历:付丽华,女,1969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2019年加入中国大公新闻报业集团为主任记者,被大公新闻报业集团任命为沈阳市大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2020年加入辽宁省传统文化教育委员会,省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沈阳12中学)书法辅导教师!
作者:诚之编辑: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1-06-10沈阳文创产品展示会让民众把“盛京文化”带回家
第七届沈阳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会暨宫内有好市文创佳生活主题活动,6月9日在沈阳故宫启动,该展示会集合了沈阳故宫等多家文博单位的文创产品,让民众把盛京文化带回家。 沈阳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会由沈阳博物院主办、沈阳故宫博物馆承办,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2021年的活动主题是宫内有好市文创佳生活,意在用承载着历史文化精髓的文创产品来提高沈阳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树立起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据介绍,本次活动集合了沈阳
作者:韩宏编辑:中新社日期:2021-06-10陕西泾阳:探寻历史文化内涵弘扬革命精神
6月8日,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媒体团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聚焦泾阳县安吴村红色文化,探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 位于泾阳县安吴镇安吴村的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亭台楼阁,绿树成荫,古典精致的建筑群无声地诉说着抗战初期的峥嵘岁月。 抗战初期,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爱国青年抗日救国要求,西北青救会在泾阳县安吴堡创办了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安吴青年训练班从1937年10月创办至1940年4月
作者:汪艳编辑:新华网日期: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