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总书记“同框”|好日子都是靠奋斗来的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村民王德利家中看望,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 王德利当时告诉总书记,他们家种了12亩葡萄,农闲时外出务工,2020年家庭收入超过14万元。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他指出,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依靠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现在,王德利在种好葡萄的同时,办起农家乐、开了小卖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29习近平的信札丨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
近日,外文出版社的5名外国专家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讲述了参与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图书的深切感受,表达了从事让世界读懂中国工作的自豪心情。 8月25日,他们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回信。 一纸书信,传深情,寄厚望。 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引导更多外国读者读懂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工作者孜孜不倦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传递到世界五大洲的各个角落。 16年
编辑:央视新闻客户端日期:2022-08-29牢记嘱托建新功丨“做好一团火,温暖大家伙的心”
2020年7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了解社区党建、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的情况。时任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告诉总书记,近年来他们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庭院党小组-楼栋党员家庭户四级党建网络工作体系,以及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管理体系,把社区治理和服务延伸到了最基层。总书记勉励社区工作者,再接再厉,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搞好为民服务各项工作,把家园建
作者:赵丹丹、孟含琪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26习近平向第五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致贺信
8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五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非洲国家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非媒体在增进互信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成立十年来,为中非媒体增进对话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为促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中非媒体继续秉持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努力做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全球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8-26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导农业科技工作
作者:周晶 王雪纯编辑:人民网-强国论坛日期:2022-08-26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英雄的人民再立新功
2022年6月28日,时隔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看望他一直牵挂的武汉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接见、关心过诸多武汉人民的优秀代表。他们将总书记的温暖记心间,在岗位上再立新功。 不负期望,新时代青年勇攀更高峰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多次出席青年活动、给青年
编辑:大武汉客户端日期:2022-08-26喜迎二十大|贵州仁怀:抗旱救灾一线党旗飘扬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强调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作者:聂彬烽 刘诗麟编辑:农民日报日期:2022-08-25习近平“典”亮全人类共同价值|心合意同,谋无不成
编者按: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持续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不断为世界形势向好发展提振信心。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作者:杨立新编辑:央视网日期:2022-08-25习近平同韩国总统尹锡悦就中韩建交30周年互致贺函
8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韩国总统尹锡悦互致贺函,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 习近平指出,中韩是隔海相望的永久近邻,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韩建交3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韩关系与时俱进全方位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重大福祉,也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习近平指出,三十载沧海桑田,三十载春华秋实。中韩关系之所以能取得辉煌发展成就,在于双方坚持登高望远,顺应时代发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8-25防汛抗旱关键期 牢记总书记指示要求
当前全国汛情旱情叠加,防汛抗旱仍处于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在多个场合全方位部署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央视网《联播+》特撷取总书记重要指示及部署,与您一起学习。
编辑:央视网日期:2022-08-24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事业兴衰成败的“密码”
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第一站,来到坐落在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参军160万人,民工313万人,担架20万副支前馆里,一组东北解放战争人民支前统计数据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总书记感慨:我们的胜利是千千万万的人牺牲换来的,这里面更多的是靠老百姓啊。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 民心
编辑:人民日报客户端日期:2022-08-24谋篇布局向未来 习近平赴辽宁考察心系新时代东北振兴
编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期:2022-08-24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创建“四型”社区 打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打通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堵点难点,包头市九原区以聚力、和谐、绿色、智慧四型示范社区创建为统领,着力构建区域统筹、党建引领、共治共享、上下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区域统筹,促聚力社区建设。一是推动区街社三级联动,明确各层级职责,以党组织为纽带,将街道社区与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
编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期:2022-08-23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全文如下。 村级组织包括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组织和其他村级经济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村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减轻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8-23总书记这样勉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只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 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这十年,在赴各地考察调研时,在一次次
作者:刘毅、李红梅、寇江泽编辑: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期:2022-08-23喜迎二十大|山西临汾尧都区:小区建支部 党员来报到
山西省临汾市的尧都区共有728个居民小区,总人口近96万人。近两年,尧都区下移工作重心,将党支部建在各个小区,确保党组织和群众接触零距离,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大大增强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这几天,尧都区煤焦站小区正在做楼体外墙保温层的加固。这是小区党支部成立后,为居民做的又一件实事。 煤焦站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以前因为管理不规范,很多事总是一拖再拖。小区党支部成立后,局面开始慢慢扭转。 百姓心
日期:2022-08-22习近平关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人民网-教育频道日期:2022-08-22总书记始终牵挂社区工作
要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 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省沈阳市考察。在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总书记对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寄予殷切嘱托。 社区工作看似只是日常琐事,却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总书记很重视社区工作,到地方考察时,他总要走进农村、城市社区,看看人民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什么操心
编辑:央视网日期:2022-08-22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辽宁考察回访
初秋的辽沈大地,千里沃野,气爽风轻。 在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锦州、沈阳等地考察调研,一路殷殷嘱托、一路深情牵挂,4200万辽沈儿女备受鼓舞。 【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坐落在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游客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的第一站就在这里。 辽沈战役纪念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辽沈战役纪念馆馆长刘晓光说:总书记看得认真,听得仔细,
作者:曹智、牛纪伟、徐扬等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8-22喜迎二十大 | 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述评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 以上率下 久久为功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 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8-19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