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跨界匠人”制作根雕十余载谱写“胡杨赞歌”](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2/220217/ed0f3460-9c21-484f-b022-56eb9f716fd7_zsite.jpg)
在新疆尉犁县团结镇的“胡桐苑”,张擂的胡杨木根雕作品或保留盘根交错的原始形态,或制作成灯罩、板凳、花瓶等精美工艺品。“胡杨是新疆的一张名片,而我希望通过根雕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胡杨。”张擂说。
“不到20岁时拿起刻刀,先后做过食品雕刻、苯板雕刻、树脂雕刻等等。”张擂告诉记者,尝试了不同种类雕刻,也为其日后结缘胡杨根雕做了铺垫。“2009年制作茶座时,前往尉犁寻找材料,无意中寻到一块胡杨木,就拿来用了,效果很好。”
![新疆尉犁县的胡杨林成为其“旅游名片”,胡杨木雕刻作品则是“点睛之笔”。 胡嘉琛 摄 新疆尉犁县的胡杨林成为其“旅游名片”,胡杨木雕刻作品则是“点睛之笔”。 胡嘉琛 摄](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2/220217/0559d410-1b55-4332-91d5-37b74e7f0414_zsite.jpg)
尉犁县位于新疆东南部,塔里木河穿其境而过。每逢秋季,尉犁县的胡杨林一片金黄,景色壮美。这也让张擂萌生了以胡杨木根雕创作工艺品的想法,“胡杨林是尉犁县的一张名片,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我便想到开发一些胡杨根雕旅游纪念品。”
自此,张擂成为一名“跨界匠人”,不断自学提升技艺。“有时晚上躺在床上有了一个好想法,就立马起来开灯创作。”在他手中,一块看似不起眼的胡杨木疙瘩,经过去皮、造型、喷砂、喷漆等层层环节,成为了一个个精美工艺品。
![图为张擂制作的胡杨木笔筒。 胡嘉琛 摄 图为张擂制作的胡杨木笔筒。 胡嘉琛 摄](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2/220217/d51d74e1-e3fd-43f5-bda4-693648f721fe_zsite.jpg)
“有的木质细腻、颜色泛红,有的布满树瘤、颜色枯黄,因为这些胡杨生长于不同环境。”为制作出好的根雕作品,张擂一边学习胡杨相关知识,一边四处奔走“淘”胡杨木。2012年,他创作的胡杨木雕系列作品获得全国性旅游商品比赛铜奖。
2019年,张擂在新疆尉犁县团结镇孔畔村建成了一个胡杨文化主题苑“胡桐苑”。记者在“胡桐苑”看到,灯饰、板凳、铭牌、墙饰等胡杨木根雕作品造型别致、做工考究。“不少疆外的游客来到这,我都会向他们介绍胡杨文化。”张擂告诉记者,还曾在“胡桐苑”举办研学活动,为青年一代科普胡杨知识。
![“跨界匠人”张擂介绍胡杨木种类。 胡嘉琛 摄 “跨界匠人”张擂介绍胡杨木种类。 胡嘉琛 摄](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2/220217/1266d935-b3ed-4463-ba61-181a0aee5704_zsite.jpg)
“不屈不朽是人们对胡杨精神的理解。我希望通过作品让更多人对胡杨感兴趣,来了解它的种类、生长环境等等,搭建大家与自然间的桥梁。”张擂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筹建呈现形式更多样化的胡杨文化主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