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浙江杭州三墩镇: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明星空间”

藏书2万册的书房、十块钱就可以吃饱吃好的餐厅、拥有各种器材的健身房,这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民生综合体的“流量担当”。

“我经常来这里参加活动,身体锻炼好了,心情也变好了。楼下餐厅对我们老年人有优惠,比自己烧饭还便宜。”在健身房打乒乓球的叶阿姨笑容满面地说。现如今,三墩镇民生综合体俨然成了周边居民的“网红打卡地”,也是西湖区正在建设的“幸福西湖民生综合体”民生实事项目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西湖区委、区政府积极推进民生综合体建设,依托民生综合体的全覆盖,将智慧化服务送到居民身边,针对不同人群的多种需求,制定个性化民生服务,努力实现全人群、全周期、全链条的民生保障。将教育、养老、文化、健康等服务需求,借助数字化改革进行系统整合,打造出民生综合体,使其成为西湖区民生工程的生动实践。

针对各个镇(街)的不同需求,西湖区量体裁衣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民生综合体,全面覆盖全区11个镇(街),打造10分钟民生服务圈,并计划在三年内建成56个民生综合体,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目前,已建成启用的18个民生综合体,已经成为最受辖区居民欢迎的热门打卡点。各民生综合体已累计开展活动1070场次,服务覆盖居民91万余人次。”西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现已摸索出旗舰式、星月式和珠链式三式民生综合体模式。“旗舰式”为独立成栋的服务设施,形成一个集聚性的多功能综合体;“星月式”即一个相对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多个服务设施站点互补的模式;“珠链式”则以镇(街)为范围,统筹规划各社区民生服务资源和设施,通过服务功能调整,形成一定区域内多个服务设施互相补充融合的综合服务设施群。

要真正发挥民生综合体的实际效用、凝聚辖区居民人气,让民生综合体嵌入居民生活、提高使用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为此,西湖区按照“7+X”服务空间导则进行统筹设计,鼓励镇(街)的各综合体在实现助老空间、健康空间、活力空间、教育空间、治理空间、生活空间、至善空间7大空间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开拓挖掘X项个性化、特色化服务项目,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乡愁馆是我们最喜欢带孩子来的地方,让他们了解一下乡土文化,这可比书本知识鲜活多了。”全国推行“双减”政策后,三墩镇民生综合体内的三墩乡愁馆迎来了不少孩子,在老物件、传统故事的熏陶下,水乡灵韵更为直观地印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如今,数字化、便捷化的养老服务在西湖区处处可见。将数字技术贯穿到综合体打造中,延伸数字治理触角,让民生综合体实现技术数字化、空间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仅仅在智慧养老领域,就有智能电视、智慧传感报警器、康养智能手表等科技,为西湖区新时代的民生事业保驾护航。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丁奶奶居住在北山街道友谊社区,前些年老伴去世后,街道便为她安装了敏感气体报警器。几天前,因为出门遛弯前忘记关煤气,北山街道民生综合体内的一键养老智慧平台上便出现了报警信息,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收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回电老人核实情况并联系结对社工,启动应急小分队,立即开展上门行动,才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让民生综合体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西湖区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作用,以“一老一小”民生服务为切入口,嵌入“一键养老”等特色应用,建立智能物联全域感知、构筑一体化数智平台、绘制全服务生活图景、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四大场景,推动民生服务全面升级。同时,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触手可及”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有效对接老人需求,按照养老政策、服务设施布局等进行智能分析,精准匹配并推送服务,让民生综合体成为老年人在数字化改革过程中的培训室、体验馆和服务地。

据西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民生综合体还融合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了数据壁垒,对数据实行共享,并在智能化的基础上,让综合体管理变得更加智慧、安全。同时,民生综合体内的数字系统还能够对群众参与度较高的服务事项进行系统分析,聚焦居民关注的高频服务事项,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将智慧养老、医疗健康、文化惠民等资源进一步下沉,把便捷的民生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下一步,要让民生综合体实起来、活起来、好起来、火起来,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明星空间’。”杭州市西湖区委书记高国飞说。

上一篇: 芜湖市多举措加强养老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下一篇: 四川巴中:用心用情,帮受助者走实回家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