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普法赋能基层治理,广财学子青春建功茂名大地

7月5日至7月12日,广东财经大学基层有法实践团深入茂名市城乡社区,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开展三下乡暨百千万暑期实践,通过趣味普法、讲座访谈、墙绘美化等多元形式,将青春力量融入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在茂名大地上绘就一幅奉献社会的青春画卷。

官渡普法:法治护航社区发展

7月7日,实践团在官渡社区正式拉开系列普法活动序幕。上午在党群服务站,实践团设计了“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真假合同诊断”“法治拼图闯关”等互动环节,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中成员身份认定、外嫁女权益保障等核心内容融入游戏。外嫁女户口没迁走,能参与村里分红吗?”“宅基地确权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面对这些与“三旧改造”息息相关的问题,居民们踊跃举手抢答,答对者领取的普法手册与实用小礼品,成了传递法治理念的“接力棒”。此次趣味普法摊位活动吸引50余名居民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法律的理解。

图为居民们积极参与趣味普法活动。基层有法实践团供稿人 林春乐 摄

下午,实践团在官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普法讲座,以2025年5月施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为切入点,结合社区“三旧改造”实际,解读外嫁女权益保障和宅基地确权流程,并详细说明征地拆迁补偿的法定原则。逾30名居民参加讲座,并积极参与问答互动,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相关内容入心入脑,现场发放的法律知识手册成为了居民们的“随身法典”。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普法讲座。基层有法实践团供稿人 杨如玉 摄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与官渡社区党委书记叶焕深入交流,叶书记首先介绍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架构和决策机制,了解到社区通过设立监督委员会、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完善集体经济治理,并探索以“巾帼市集”的先进做法盘活闲置土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叶书记也希望实践团通过媒体传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内容,并根据调研为社区建言献策。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叶焕主任进行交流。基层有法实践团供稿人 林春乐 摄

金塘调研:特色产业激活集体经济

7月8日,实践团走进茂南区金塘镇金塘村,探寻罗非鱼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壮大的“金塘经验”。村支书罗水渠热情接待实践团一行,并展开了一场深度访谈。据村支书介绍,金塘村养殖水域超万亩,占茂南区三成,全国每七条罗非鱼就有一条产自茂名,因此选择罗非鱼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罗书记的“网感”给实践团留下深刻印象,他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养殖日常、亲自直播带货等方式,大大提升了金塘村乃至整个茂名市罗非鱼产品的知名度。“金”点子成了推动产业增效、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那么如何平衡合作社与村民的利益分配?”,实践团成员的提问直击核心。谈及利益分配机制,罗书记介绍了“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模式,既保证村民稳定收益,又为集体积累发展资金,这让实践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中“利益共享”原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随后,实践团实地考察了罗非鱼养殖基地,了解到半自动投料机等科技手段如何提高养殖效率,深刻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罗水渠书记进行访谈。基层有法实践团供稿人 林春乐 摄

漫步露天矿:感悟绿色蝶变

7月8日下午,实践团前往茂名露天矿博物馆与生态公园,了解“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工业史与资源枯竭后的生态修复历程。曾经的千疮百孔矿坑,如今蝶变为面积达6.8平方公里的好心湖,成为茂名的“城市绿肺”。通过讲解员介绍,实践团了解到生态修复需要长期投入与法治保障。实践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体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成员们一致认为,资源开发必须守住生态红线,法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守护绿色家园。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露天矿博物馆。基层有法实践团供稿人 林春乐 摄

青春彩绘:扮靓官渡新颜

7月9日至12日,实践团回归到官渡社区,以“彩绘井盖”为载体,开展为期三天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用画笔传递文明新风。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共同选定村口主干道、党群服务站周边的三十余个井盖作为创作对象。成员们顶着烈日分工协作,打底、调色、绘画有条不紊。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有的送来板凳,有的指导配色,甚至有小朋友拿起画笔参与涂鸦。经过三天奋战,原本单调的井盖变成一幅幅生动的文明画卷。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彩绘井盖。基层有法实践团供稿人 林春乐 摄

官渡社区居委会对实践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叶焕主任表示,从普法讲座到井盖彩绘,实践团用年轻人的方式走进群众,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这种“接地气”的服务精神值得点赞。

此次三下乡活动,基层有法实践团行程覆盖城乡社区、产业基地、生态园区,在普法宣传中传递法治温度,在实地调研中深化专业认知,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青春担当。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近200人次,发放法律宣传册100余份,受到社区干部与居民的广泛好评。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把此行所见所闻转化为学习动力,持续关注基层法治需求,用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供稿人:罗浩然、季承玥、杨如玉)

上一篇:四川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科创社区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禁毒宣传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