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湘江,水波轻漾,一场充满温情的生态守护行动在此展开。8月28日下午,随着120余尾珍稀胭脂鱼苗回归湘江,“从高山到大海——助力濒危鱼类回家”科学放流公益活动在长沙・方圆荟与湘江长沙开福区段同步开展。30组亲子家庭携手生态导师、高校志愿者,通过“科普+实践+公益”的沉浸式体验,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注入“家庭力量”。
现场“鱼课堂”上,生态导师刘科不仅讲解了长江水生生物生存现状,更深入浅出地辨析了“科学放流”与“随意放生”的区别,强调“放流前需选对物种、检测水质,放流时应轻缓入水,真正助小鱼‘回家’”。生动有趣的讲解,牢牢吸引住了在场孩子与家长的目光。
同步开展的“小鱼公益角”绿色循环市集气氛热烈。孩子们带着闲置绘本书籍、玩具踊跃参与,有的“以物换物”,有的将爱心义卖所得继续支持公益。市集通过“低碳+公益”的创新形式,既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也在孩子心中埋下绿色善意的种子。
科学放流实践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小鱼快游,去找妈妈!”5岁的寻寻在姥姥的陪伴下,小心翼翼地将胭脂鱼苗从桶中捞出,轻柔地放入湘江。在专业引导下,家长和小朋友们陆续将经专业检疫、符合湘江水生态要求的胭脂鱼送回自然。
“既学到生态知识,又践行公益,这样的暑期实践比补习班更有意义。”12岁的刘妙言小朋友特别向爸爸发表自己的活动有感。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盛凯表示,湖南长沙公益放流站作为长江流域建立的9家放流站之一,通过“政企民”多方联动,已构建成一个集“科学放流、生态修复、司法保护、公众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今天的活动正是‘科学放流’理念的一次完美公众实践,”。未来将继续运用平台资源优势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推动更多家庭成为“水域生态守护者”,共同为长江大保护凝聚公众力量。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长沙·方圆荟联合主办,长沙市绿动社区环保服务中心、长沙市礼湘环保志愿服务中心共同承办,旨在响应长江大保护与十年禁渔计划,推动公众科学参与水生生物保护。(供稿单位:长沙市绿动社区环保服务中心 通讯员 谭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