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2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护理学子化身“皮影轻骑兵”,在社区点亮非遗传承之光

  几部手机的手电筒,一方简易幕布,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护理学院“彦心沂韵・红途探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将古老的《哪吒闹海》皮影戏带进了淄博市张店区高南村。他们不仅用光影演绎经典故事,更精心设计互动环节,手把手引导社区的孩子们体验皮影操控的乐趣。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是护理学子发挥专业特长、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的生动实践,也是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鲜活缩影。

  7月17日,在淄博市张店区高南村的活动场地,一场充满童趣的皮影戏正在上演。幕布后,实践队的队员们神情专注,借助手机手电筒的光源,灵巧地操控着哪吒、龙王等皮影角色。幕布前,社区的孩子们目不转睛,随着剧情发展时而紧张惊呼、时而开怀大笑。演出结束后,孩子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他们亲手拿起特制的皮影,让哪吒的“火尖枪”和龙王的“利爪”在幕布上展开了一场虽显笨拙却充满欢乐的“较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在高南村给孩子们表演《哪吒闹海》。张国春 摄

从“演得好”到“传得开”:护理学子的巧思与温度 

  这场《哪吒闹海》皮影戏,倾注了队员们的心血。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看得懂、喜欢看,他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剧本“儿童化”改编——简化情节为“哪吒惹祸”、“父母求情”、“约定比武”三幕,将“踏平陈塘关”等激烈台词调整为更贴近儿童理解的语言,并加入“叮”、“轰隆”等提示音效;技艺“口诀化”传授——提炼出“想让哪吒跑,右手棍子往前撩”等简单易记的口诀,反复练习确保操控流畅。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在学校练习皮影戏。王宇坤 摄

“虽然我们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但传承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实践队队长刘祺介绍道,“在准备过程中,我们护理专业培养的耐心细致和人文关怀也派上了用场,比如和孩子们交流、在体验环节手把手地指导他们。

光影跃动间,文化种子撒向童心

演出时,队员们全情投入。当哪吒为救百姓喊出“一命换一命”时,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孩子们屏息凝神。互动环节更是热闹非凡。孩子们在队员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习操控皮影。虽然动作生涩,哪吒的“枪”常戳向自己,龙影也常“倒栽葱”,但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成功后灿烂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在社区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皮影戏。于沐杨 摄

“太有意思了!我让哪吒飞起来啦!”一个刚体验完的小男孩兴奋地喊道。高南村的活动负责人对活动效果赞不绝口:“这些大学生真有办法!他们用手机打光,用孩子们能懂的方式讲故事、教操作,把皮影戏变得又好看又好学,孩子们都玩疯了,这种活动对我们乡村文化氛围提升很有帮助!”

扎根社区:一次连接专业与情怀的实践

本次活动是“彦心沂韵・红途探行”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吸引了30名高南村儿童参与。队员们不仅提前数周研究剧本、苦练操控,目的就是想让孩子们能获得安全、有趣、有成就感的亲身体验。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与孩子们的合影。张国春 摄

看着孩子们争相体验皮影,脸上写满新奇与快乐,护理学院实践队指导老师刘亚楠深受感动:“这次活动最触动我的,是看到我们的护理专业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关怀、耐心和细致,完美融入到了文化传承的实践中。他们巧妙利用手机光源就地取材,用心改编剧本和设计道具,让孩子们真正参与进来,这份智慧和用心尤为可贵。当看到孩子们即使操作得不够熟练,也全神贯注、乐此不疲时,我看到了传承最本真的样子——不在于技艺多么高超,而在于那份纯粹的喜爱和参与的热情被点燃了。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展现了护理人特有的温度;孩子们在快乐互动中,不知不觉接过了文化的小火种。这种连接,正是我们推动文化走进社区、走进童心的意义所在。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传承可以很‘潮’,也可以充满爱与温度。”

(通讯员 刘祺)

上一篇:红星漆扇映童心 急救非遗暖社区
下一篇:湖南岳塘:举办社会组织慈善交流会 助力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区慈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