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1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从“观众”到“主角”——湖南湘江新区龙唐村第三届文化艺术节见证村民共建文化盛宴

“白鹤山上哟玉兰绽放,清风吹过哟清又香……”夜幕下的龙唐村危家湾水库畔,千余名村民的歌声汇成声浪,穿透夏夜暖风。7月5日晚,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龙唐村第三届村庄文化艺术节在舞龙狮中拉开帷幕,这是湖南省首个设立“村庄文化日”的乡村连续第三年以文化之名点亮乡村振兴之路,现场精彩纷呈,吸引了超数千人参加活动。

龙唐村第三届村庄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

村歌嘹亮,唱响振兴心声

在第三届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20余个村民自导自演的节目轮番登场:女子大鼓队的鼓点如春雷震天,男子舞龙队的金龙翻腾似江河奔涌,诗歌朗诵与小品表演交织着乡音乡情。

这场盛会背后,是龙唐村三年文化深耕的积淀。2023年6月18日,该村率先在湖南设立“村庄文化日”,并发布由村民共同创作的村歌《和美龙唐我家乡》。这支歌不仅唱出了今日龙唐的生活图景,更寄托着村庄发展的长远愿景。

龙唐村第三届村庄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

文化传承的种子早已在龙唐生根发芽。半年前的元宵节上,金红龙身在唐家冲美丽屋场翻腾起舞,白箬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吹笛抚筝,奏响《喜气洋洋闹元宵》。彼时村民一句“要让年轻人接好‘文化接力棒’”的期盼,已在今日的文化节上化为现实——少年们站在舞台中央,成为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

从观众到主角,村民共建文化盛宴

在移风易俗成果展区,一张张照片无声诉说着改变:简办的红白事宴席上笑容真挚,文化活动的现场人潮涌动。这些影像背后,是红白理事会与村规民约带来的深刻变革。

活动现场,抓拍孩子开心的精彩瞬间。

“自从村里推行移风易俗,生活更有滋有味了。”村民张大姐在文化节现场感慨。她的话语代表着众多村民的心声——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被有效遏制,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表彰“荣誉村民”。

更可喜的是村民角色的转变:从首届活动时的“不认可”到第三届全流程自发参与,村民真正成为文化共建的主角。活动现场,还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优秀学子”“荣誉村民”的表彰,让榜样力量激荡起全村的向上向善之风;展销市集里,特色农副产品与村厨美食飘散的香气,更让游客在舌尖上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

城乡共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艺术节迎来共建单位——湘江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银盆岭街道银太社区的工作人员走进龙唐村,开启“城乡对接·村社互进”的创新实践。这场城乡握手,搭建起基层治理经验交流的桥梁,推动社区治理智慧与乡村振兴实践的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数千人参加活动。

文化交融的基因早已深植龙唐。2024年第二届村庄文化艺术节上,九位老知青重返故地,在锣鼓声中追忆青春;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以合唱《满天星》注入多元文化色彩。这些片段构成龙唐文化包容开放的生动注脚。

“文化不仅是凝聚力,更是生产力。”龙唐村党总支书记刘双银见证着三年蝶变。当篝火在夜色中燃起,城乡面孔在光影中共同欢笑,“村民共建、文化共享、发展共治”的治理新格局已然成型。

亲子家庭玩耍泡泡机,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氛围。

三年光阴,龙唐村完成了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信的跨越。党总支书记刘双银望向活动现场攒动的人群,语气坚定:“我们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让龙唐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危家湾水库的涟漪轻摇星光,展销市集的灯笼照亮村民的笑脸。当《和美龙唐我家乡》的旋律再次响起,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已然显现——文明乡风正从舞台蔓延至田野,沁入民心,滋养沃土。(供稿单位: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龙唐村 通讯员 董侃雅 龙兴)

上一篇:在哈密就能看的宝藏木偶剧,强烈推荐!
下一篇:南昌大学:探寻徽饶古道遗迹 传承浙源乡土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