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构建“制度、阵地、方式、队伍、平台、资源”六维协同的基层民主协商体系,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基层治理“大邑样本”
体系化建设夯实治理根基。构建“1+11+N”制度框架,出台基层协商专项行动方案,创新设立“七步”议事法,配套完善议事规则和流程导引,实现议题提出、方案制定、共识达成、成效评估的全周期闭环管理,确保议事协商有章可循。依托现有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架空层、院落长廊等公共空间,整合资源三级联动打造67个特色民主协商议事阵地,让议事阵地成为了听民声、集民智、议民事、解民忧的“专属空间”,累计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规划等民生实事落地30余项。
数字化融合提升治理效能。构建“线下+云端”立体协商网络,依托“民意通”智慧治理场景平台开发在线协商模块,创新设立“云端议事厅”等数字场景,实现垮时空协商互动。培育“破烦恼”“东岳夜话”等89个特色协商品牌,联动社区骨干、社区规划师、人大代表等多元力量,分层组建镇街、村社、小区(院落)67支协商观察员队伍,分类成立院委会、自管小组等自治组织,年均处理环境治理、化解物业纠纷等难题200余件。
社会化参与激活治理动能。创新“五社联动”资源整合机制平台,设立全省首个县域治理“邑治同行”慈善信托,聚集社区(微)基金、县级激励资金等各类资金600余万元,实施“暖心驿站”“破烦恼”等500余个小微民生项目。建立分层分类培育体系,协商能力培育体系,挖掘培养居民骨干320人,开展协商技巧赋能培训沙龙60余场,带动8.1万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启用“四事四共”自治模式,在初期安置小区试点形成“居民提需求—自治组织列清单—联席会定项目”的良性循环,实现安置小区停车位改造等急难问题解决率达93%。
(中共大邑县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