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0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坚持立德树人,创建德育品牌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唯分数论”倾向,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家校矛盾凸显,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四股桥初中立足校情,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2311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德育品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传承经典,以《弟子规》浸润学生心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少年品德养成的精神沃土。该校将传统文化《弟子规》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学、悟、行”三位一体的模式,让学生在经典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涵养品德。

学经典。多年来,该校以班级为单位,由语文教师牵头,利用早读和阅读课深入讲解《弟子规》,帮助学生理解“孝悌”的核心要义。同时,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标语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的点滴之中。

悟真谛。 该校定期举办《弟子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展等活动,鼓励学生以周记、心得等形式分享感悟。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将经典内化为精神追求。

践行动。 学校倡导“知行合一”,要求学生每周为父母做一件体现孝心的事,并记录分享。此外,通过评选“孝悌好少年”和召开表彰大会,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将孝悌精神转化为日常行为。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礼仪举止更加文明,家庭关系更加和谐,校风学风显著改善。

二、家校共育,以心理教育护航学生成长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中的难点。四股桥初中通过家校协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是课程引领。 学校设计系列家校共育课程,如《父母越轻松,孩子越努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等,指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内驱力。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解决了家长在教育中的困惑。

二是专题突破。针对青春期沟通、手机沉迷等热点问题,学校开设《青春期沟通系列专题》《防手机沉迷,做学习的王者》等讲座,分析问题根源,提供解决方案。家长通过学习,掌握了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三是心理支持。 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实施家校联动机制确保了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防线。

三、创新实践,以“2311特色”校园文化赋能全面发展

为打破“重智轻德”的桎梏,四股桥初中打造“2311特色”校园文化,即“两个开放、三项实践、一块劳动基地、一项帮扶奖励基金”,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两个开放: 学校开放“共享书屋”和班级读书角,每周更新图书,方便学生随时阅读。通过评选“阅读小明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书香浸润校园。

三项实践: 学校利用双休日开展“三个一”活动:读一本好书、做一项家务、参加一次村社公益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阅读能力、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一块校园劳动基地:每班开辟一块劳动基地,班级分片种植蔬菜。从开垦到收获,学生全程参与,撰写观察日记,分享劳动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乐趣。

一个松果基金:通过松果基金帮扶贫困师生、奖励优秀师生,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四股桥初中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家校共育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了全方位的德育体系,擦亮了德育品牌。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德育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力量。(刘明扬)

上一篇:“党建+”释放乘数效应 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走向纵深
下一篇:江西南昌象山民政服务站开展 “雷锋精神 幸福社区” 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