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技术将桐乡青年的身影“投映”在中国地标。运河社区北宸学府的书吧里,二十多位年轻人正举着手机惊叹,八达岭长城上的晨光勾勒出历史韵味,武汉的樱花雨沾湿发梢,三亚的海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3月21日晚,这场充满科技浪漫的“AI中国地标打卡”,拉开运河社区“青年‘AI’寻梦,一起‘趣’赋能”主题活动的序幕。
这些跨越时空的影像并非PS高手之作,而是青年们现学现用的AI技术成果。通过智能光照匹配、发丝级人像分离、环境色温自适应调节,配合专业软件调色,短短半小时就让北宸学府共享书吧幻化成联通中国各地的任意门。这场数字环球之旅,恰是运河社区激活青年治理力量的全新探索——当千年运河文脉邂逅智能技术浪潮,如何让“Z世代”与社区产生深度链接?怎样将技术赋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答案藏在当晚的“AI工具链深度应用”教学中。来自医疗、教育等领域的青年,在专业导师指导下解锁职场新技能:用Deepseek自动生成标准化会议模板,Kimi使动态图表让数据会“说话”,建E网AI的三维建模使装修建筑项目方案立体呈现。创业青年XX边操作边感慨:“以前三天的工作量,现在AI工具链两小时就能闭环,这种赋能确实让我们对社区活动有了参与的兴趣。”
针对青年关注的网络安全问题,活动特设的“AI反诈特训营”掀起高潮。在技术专家指导下,学员们通过“谛听”系统解析诈骗话术逻辑链,用天眼查接口验证企业信用图谱,借助腾讯安心平台解剖钓鱼链接DNA。当国家反诈中心APP成功识别仿冒招聘网站时,青年小崔兴奋记录:“这些技能既能保护自己,还能帮家中长辈筑起反诈防火墙。”
“从AI中国地标打卡到技术赋能,我们始终在寻找青年与社区的共情点。”运河社区负责人表示,正在推进的“运河青年学”计划将以需求调研为导向,围绕AI应用、声乐艺术等青年兴趣点,打造定制化赋能课程。当数字原住民们在社区找到技术共鸣与价值认同,涌动的大运河畔,正生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治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