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县:“三个聚焦”提升石榴籽服务站为民新成效
近年来,轮台县始终坚持在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紧盯村(社区)石榴籽服务站“五常三聚”这一“小切口”,持续在清理规范挂牌、加强宣传引领、精简办事流程方面用劲发力,着力将村(社区)石榴籽服务站建设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组织阵地、宣传阵地和惠民阵地,让“红色地标”成为党员天天在、群众都爱来的“人气中心”,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服务力。
聚焦“统功能”,建强扎根基层的组织阵地。 针对部分石榴籽服务站定位走偏、功能不全和“滥挂牌”等问题,轮台县印发进一步规范清理村(社区)牌匾制度的指导意见,全域推行“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工作融合”三项举措,坚持以“打通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原则,积极推动81个村(社区)活动场所实现“下楼”“扩面”“提亮”。同步结合村民喜好设立舞蹈室、康养室等“一室多用”的多功能室100余个,通过“物理上空间整合,化学上功能叠加”,全县清理挂牌150余块、制度90余项,基层干部实现轻装上阵。为防止“不愿整合”“不敢整合”等情况发生,由县委组织部牵头,邀请挂牌和上墙制度较多的单位进行会商研判,逐一达成清理规范意见;对于有较大争议的,采取举办“协商会”,召集有关方面讲难点、提想法、出点子,做到应有尽有、应统尽统、应撤尽撤,进一步促使石榴籽服务站回归服务本位。
聚焦“强理论”, 建强凝聚人心的宣传阵地。 聚焦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目标,轮台县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理念,建立集中式专题教育与连续式日常教育相结合、分群体的红色教育与大众化的党群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采取“胡杨树下话家常”“民意恳谈会”等活动,将宏观抽象的理论话语转化为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百姓话语,让石榴籽服务站成为党的创新理论一线学习课堂。 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与培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贯通起来,在石榴籽服务站中心显著位置张贴“好婆婆、好儿媳、好学生、好家风”荣誉榜,发挥网格小组易集中、便沟通,灵活度高、覆盖面广的优势,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讲理论、讲道理、讲典型,确保党的好声音传入千家万户。全面推行村规民约制度,由村民代表、“四老”人员等组成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选树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先进模范,引导形成自强感恩、勤劳致富、诚信守法等良好风尚。
聚焦“办实事”, 建强服务群众的惠民阵地。解决好村(社区)“一老一小”是轮台县回应群众期盼、转变石榴籽服务站服务模式的生动缩影。为强化石榴籽服务站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效果,轮台县以县直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联社区、包小区为载体,建立“需求、资源、任务”三张清单,实现机关企事业与村(社区)党组织的“双向奔赴”。 服务群众既要有温度,更要有速度,建立“8大类94项民生实事全程代办”清单。真正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米”,以办事服务的便捷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截至目前,已办理群众群众困难诉求2000余件,实现了群众由被动组织到自主参与的“华丽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