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大农业观”的指引下,广西灵山县以荔枝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探索出一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荔枝产业的效益与竞争力,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灵山模式”。
为深入了解广西灵山县荔枝产业产供销全链路数智化转型情况,揭示灵山县荔枝产业数智化转型的实践成果,2025年2月13日至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荔枝小分队深入灵山县展开实地调研。据了解,从2021年起,灵山县政府、农业龙头企业,携手阿里巴巴数字乡村事业部进行三方共建,以“一县一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灵山荔枝“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
一、生产智能化:从“靠天吃饭”到“精准管理”
灵山县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未来果园”,实现生产环节的精准化、标准化管理。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气候、病虫害等数据,农户可远程操控水肥灌溉系统,精准调控荔枝生长环境。当地首创的“光驱避”蛀蒂虫绿色防控技术,使虫果率降至零,大幅减少农药使用。此外,灵山荔枝品种示范园收集保存了330个荔枝品种,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种苗培育,推动品种创新,助力增产提质。
二、供应链升级:破解“保鲜难”“流通贵”痛点
为解决荔枝保鲜期短、流通成本高的难题,灵山县政府联合龙头企业三科集团打造智能产地仓,配备自动化分选线、智能冷库等设施。通过机器视觉、光谱检测等技术,荔枝可按大小、糖度、品质分级定价,优质果收购价提升20%,带动农户增收。产地仓还打通产供销数据链,减少中间环节,供应链成本降低10%-40%,年分选销售额达4亿元,惠及21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5万元。
三、销售数字化:从“卖本地”到“卖全国”
灵山县积极拥抱电商和直播经济,推动“农货上网”。通过与阿里巴巴等平台合作,开展荔枝季直播、千年古树IP营销等活动,灵山荔枝线上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好评率超97%。政府还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灵山码”,培育“西灵山”区域品牌,提升市场认知度。目前,全县电商主体超600家,荔枝网销零售额突破5.3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及海外市场。
灵山县的实践表明,数智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产业转型的关键引擎。通过技术创新与多方协同,小荔枝撬动了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这一模式也为中西部农业产区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带来重要启示:唯有拥抱数字化,才能让农业“强起来”、农村“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作者:黄丹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