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青白江 陈默/摄
一、引子
2023年初春,成都行政层释放出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迈入高质量生活门槛的幸福大招——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率先在部分区市县进入先行先试的“试验场”。一句话足以解析初心:让城市有机生命体更有温度、更健康和生活更加美好。
时隔一年,成都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成效如何?记者首次点位式聚焦基层街镇“智慧蓉城”运行中心之一的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探访。
二、先行者的“占位意识”
大弯街道位于青白江主城区,是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辖18个社区,人口26万余人。作为全区首位街镇,具有明显的产业突出、商业云集经济优势。当然,发展关键还在于党工委一班人的共识:推进国际品质生活区建设,加快推进“五个一流”(一流党建引领、一流法治环境、一流社区治理、一流城市管理、一流营商环境)和“两个体系现代化”(城市风险防控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争创“全国一流街道”。早在2020年始,大弯街道就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大胆实践探索出镇街“四个一”(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管理机制改革实践,并成立独立内设部门智慧治理中心统筹治理改革,“一支队伍抓治理”被四川省委组织部作为全市区(市)县唯一纳入全省党建工作微改革试点。
此次,善于“占位”的大弯街道将实体运行的智慧治理中心,直接转型升级为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并搭建起较为完善的智慧化场景应用平台,涉及陌生人告警、重点人员预警、高空抛物、水侵告警、可燃气体浓度超标告警、电瓶车棚热成像火灾告警等20余个智慧场景。通过平台统一调度、网格治理统一调度、城市治理统一调度、网络理政统一调度的“四统一”机制,实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及公共安全智慧化,打通“城市大脑”与管理末梢的“神经”,形成全域式联动的城市运行指挥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平台指挥调度、人员分配到具体处置等各个环节,由城运中心直接指挥专职网格员、处突队员、街面巡逻队员等254名人员组成的“网格大队”全程“通达”,调度18个社区3102名微网格员全程“辅助”,从根本上破解了多头分管、多头调度、联动滞后与成效受限的难题。
2023年3月27日,社区微网格员李晓菲手机中的物联感知系统突然传来告警,显示某小区居民李大爷家中有燃气泄漏,而该报警也同步第一时间传送至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平台,现场值班人员迅速启动公安、消防、医疗、街道、社区“五级”联动响应机制,相关应急人员及时到位,安全隐患得以有效排除,保护了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经历这件事之后,一方面居民群众对于智慧治理带来的便捷性、认可度和自主参与度有了空前的提高;另一方面,大弯街道也实实在在感受到最初统一“运行”的大胆思路的重要性。
三、行动者的“根本路径”
成都原本十分成熟的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模式,在此次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的实践中,又被赋予了新的血液与内涵——“五微长”。由党员、退休职工、物业人员、人民调解员及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延伸出来的民间“五微长”:微院长、微队长、微河长、微街长及微哨长。这些队伍通过不同的职能、聚焦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段,在辖域的每一个细枝末梢拉开一张全天候、无死角的常态“天眼”网络。
2023年5月,怡湖社区一名“微院长”在小区寻访时,无意间发现有人在楼顶徘徊有跳楼意图,“微院长”第一时间上前劝导,并及时上报社区和派出所,最终成功救下这名学生。
如果说,这样的事例只是偶然;那么,当由民间“五微长”领衔的3102名微网格员,在1121个微网格间沉浸式发力之后,仅仅半年时间就有了这样的一系列支撑数据:
▲特殊关爱人群走访服务5000余次;燃气安全宣传30余次,走访排查6000余家场所,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500余处;及时挽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5起;
▲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7件,调处率达100%,未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打击传销集中专项整治“收网”行动,查处疑似传销窝点22处,挡获涉嫌传销人员50余人;
▲违法犯罪总警情同比上年同期下降57%;其中重点警情的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上年同期下降45%。
同样,“智慧蓉城”平台的运行,实质性的受益者还不仅仅是居民群众,企业也受益其中:
作为青白江区首家社区智慧养老综合体,福孝家康养中心自主研发的“e点慧”智慧医养管理平台,拥有15项知识产权,并链接省级医疗资源和区级医疗资源,探索三级医疗康养联动机制,为辖区内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失智老人提供社区智慧康养照护服务等多种智能场景。因此,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从建设初期,就将福孝家康养中心“e点慧”智慧医养系统纳入其中。目前,综合体为36名老人提供的集中养老、400余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对9名抗美援朝老兵的健康照护均接入平台,实现养老服务场景可溯源、可闭环。
成都青江竹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区域内再生资源行业首家智慧数字化科技环保企业,自主攻关研发多项软、硬件设备,成功上线运行“大嘴蛙”再生资源智慧服务平台,并接入大弯街道“智慧蓉城”平台。在全街道布局36个“再生资源服务驿站”,形成居民垃圾分类回收服务15分钟便民圈;同时,依托微网格员、楼栋长和企业服务人员组成900余支“低碳环保志愿队”,全覆盖321个小区院落,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指导与服务,解决了企业“回收资源”需求问题。企业联动社区实施“减碳”积分,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将书籍、电器等部分高价值回收物进行维修、消毒再利用,捐赠给社区构建共享空间,实现“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的双向赋能。
四、“智慧蓉城”中的“优治理”
2023年底成都召开的智慧蓉城建设工作推进会对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融合运行提出了新要求,持续完善“立体感知—及时预警—快速处置”工作闭环,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精细治理水平和企业市民体验,为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科学治理支撑。
(一)城市治理创新与精细化治理的迫切要求
街镇作为居住在有限区域内的人民群众生活共同体,在其内涵和具体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如何对其进行“智慧”治理,无疑在成都智慧蓉城建设进程中,成为首当其冲的实践思考点。因此,对街镇层级而言,面临的核心要义,就是如何建立完善一种“精细化、智慧化、一体化”的城市治理机制,通过“智治”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等诸多手段,把精细化治理极尽所能地应用于城市的角角落落,并促使相关各单元精准、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从而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二)街镇层级跨界治理模式的现实需要
因为治理对象、管理事务的复杂性,总是超出单个部门业务范围;因此,街镇层级的城市治理需要“跨界意识”与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的属性。这就意味着只有多元合作,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质高效的治理格局。那么,如何推进跨界合作?就如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是把响应时间和处置效率作为一个关键需要进行跨界治理实践,促使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化,治理成效就超常态凸显出来。那么,以“大弯实践”为例的治理模式,或许是一揽子解决内部不平衡、外部不充分等难题破解难得的一次“范本”。
(三)城市治理服务效能提升的需求
强化统筹协调,加快数据资源“一网通享”,促进系统贯通、数据贯通,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大数据精准赋能、网格化高效联动,对民生、环保、安全等各种公共服务需求及时响应,真正实现城市治理可感、可视、可防、可治,更加精准服务市民群众。 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的实践路径,可以称之为一次十分本质的“优治理”模式。这种模式首先是通过核心理念彰显出来的: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多元参与。于是,一个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服务体系、服务团队、服务方式与成效评估等环节十分优质的系统性方案和行动路径就此成型。
总的说来,成都“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的“试验场”上,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经历了从空白到彩绘的转变和从积累到破局的演变之后,逐步摆脱了“常态”治理的惯性思维,开始沿着“智治”的轨迹前行。尤其是“四统一”和“五微长”,则鲜明地反映出践行过程中的新思维和新能力,而这就是幸福的底色。(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