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黄洲乡的山下村,虽邻接福银高速出口,却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般喧嚣。村中大多数人都外出经商,留守村中的只有四对夫妻和一栋杨正高古宅。
徐徐推开杨正高古宅厚重的大门,四颗门簪记录着古宅主人杨正高曾经的显赫。在村里,村民管门簪叫“来头”,一般人家只有两颗,只有地位很高的家族才可以配四颗,正可谓“大有来头”。走进古宅、天井、栏杆、漏窗……,这种由“干栏式”风格发展而来的赣派古民居建筑,将简单的砖木结构和华丽的细节装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今人去屋空,时光定格于村头巷尾、槛外窗前。
村头的老樟树,与古宅相得益彰。古樟是这个村庄的眼睛,也是这个村的灵魂守望者。每年村里一百多人先后背起行囊,在古樟的注目中离开这片土地,去外面的世界寻找精彩。古樟硕大的树根涌出地面,俨然一副淡定的风骨伸向远方,犹如那些渐行渐远的村民。当年尾将至,满载而归的人们又陆续出现在了古樟日夜守望的村口。于是,春节前后的那二十来天,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光,也是村里唯一时间不够用的时候。走亲访友、请客拜年、谈婚论嫁等等全挤在一块,大伙儿拼命地压缩那每一分每一秒,将匆匆时光挤压进时间的沙粒中。待新年元宵过后,大伙儿带着美好的希望,沿着那条弯曲的小道再次出发,开始了下一个轮回。
冬日的山下村,天气逐渐寒凉起来了。虽然也有火红的太阳,但依然留不住村前那棵柿树的叶子。枝头红红的柿子、袅袅升腾的炊烟、暖阳里坐在小板凳上的老人,就像一幅剪影,将时光的清闲演绎成最美的构图。而这种看似写意的勾勒,让那念念不忘的乡愁,似青藤样,一节一节地爬上枝头,结在心里。也许这就是藏于记忆最深处,冬日那一缕阳光里的温暖和感动吧。
山下村冬日貌似悠闲的时光里,村里留守的那些人却没有让田地空闲。冬日正是收获荸荠的时光,因为这里夹沙的土壤里特别适合生长安义人喜欢的荸荠。安义的百姓对荸荠有独到的理解与情感,也特别会挑选,一般的荸荠中间的蒂很高,不够甜,带渣。山下的荸荠中间蒂很短,皮呈紫红色,又甜又脆。在安义,荸荠炒肉、做潽羹是过年的时候指定的招牌美食。特别是做潽羮,少了荸荠是不成欢的。这种类似于藕粉的糊状美食,寓意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荸荠一般在7月种下苗子,静待5个月,冬至以后,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挖掘。选择这个节点是因为此时的荸荠长得最饱满而水分足。自古以来荸荠的挖掘就是手工活,无法机械化作业,山下村亦是如此。这里200多亩的荸荠大丰收,手工挖掘需要大量的时间。每天三三两两的村民,散落在田间地头,前面的人小心奕奕地用钉耙刨开泥土,后面的人仔仔细细用手捏出荸荠,仿佛捧出刚孵出的小鸡般。在山下村,那些待售的时间就这样弥散在村民们的十指缝里,尽管很辛苦,又很耗时间。可村民们依然在时间的流光里辛苦而又快乐着。(胡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