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广西环江:结对帮扶搭建乡村振兴“桥梁”

2023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持续加强与深圳市宝安区直单位、街道及企业、社会组织联系对接,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环江乡村振兴发展,全方位织大织牢结对“帮扶网”,拓领域、建机制、强帮带,联手打造结对帮扶机制“新升级”。

多方发力,帮扶力量齐汇聚

广泛发动宝安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工作,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局、人力资源局、党校、慈善会、残疾人联合会,沙井、新桥、石岩街道3家医院、4所学校,以及57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分别结对帮扶环江对应的县直部门、乡(镇、街道)、医院、学校、行政村等单位,充分整合人、财、物、力、技等优势资源,在资金、产业、劳务、消费、基础设施等方面实行“一镇一策”“一村一策”“一企一策”等精准帮扶,集聚优质资源助力环江乡村振兴,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2023年投入广东社会援助资金964.1万元,实施民生基础、公共服务、产业振兴、教育帮扶、饮水保障等项目,巩固环江69个脱贫村、9.9万脱贫人口的帮扶成果。积极到结对帮扶单位开展实际性帮扶,通过座谈交流、链接资源、送教上门、资金支持、等活动,动员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社区股份公司参与新时期“万企兴万村”行动,并根据重点乡镇、重点打造示范村的资源禀赋,结合乡村农文旅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民生基础补短板、党支部共建、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特殊人群关爱等活动。以结对帮扶为契机,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领域参与粤桂东西部协作、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乡村治理提升、村容风貌改善、“造血”效应明显等变化明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交流,医疗教育助发展

宝安区3家医院、4所学校、3个街道持续与环江3家医院、4所学校、3个乡镇、57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保持结对帮扶常态化关系,深化干部人才双向交流,促进两地医疗教育可持续发展。2023年投入广东财政帮扶资金625.45万元分级分类加强对环江干部、医教农等专业人才、村“两委”干部培训共2445人次,提升基层乡村振兴干部人才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宝安区派医疗教育人才帮扶的作用,拓宽人才帮扶领域,做好人才的“传帮带”工作。招募20名退休“银铃”专家到环江开展帮扶活动,加强传帮带作用。协作双方互派医教等专技人才91人,深圳在环江设立名师工作室3个,继续强化交流学习,极大地提高了环江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为环江百姓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充分发挥结对帮扶单位辐射带动作用,2023年广东省谢棣奇名师工作室一行8人到环江开展数学研修暨送教活动,促进环江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助力环江名师和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国家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指导学校——北京市牛栏山一中专家团队到环江二高开展指导工作;深圳市高级中学优秀教授、教师到我县开展心理健康和励志公益讲座,在线视频连线交流活动和体育训练指导交流活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宝安区红树林外国语小学、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宝安区新安湖小学、宝安区西湾小学、海城小学等多次到环江开展送培送教活动,两地学校、医院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结对关系,确保社会帮扶工作常态化,促进双方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环江医疗教育水平。

创新机制,结对帮扶促就业

2023年投入广东财政帮扶资金105.11万元,开展“定制式”培训班,帮助农村劳动力和残疾人实现技能提升和高质量就业,累计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4期163人和助残惠残培训1期40人次。利用“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主动对接广东、广西劳动密集型企业,帮扶转移农村劳动力到广东就业5786人,在广西就近就业1771人;组织专车开展“点对点”运送服务,累计免费输送4460名农村劳动力赴广东务工,其中脱贫劳动力1496人。

深化劳务机制,建立深圳宝安—河池环江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以“线上+线下”形式相结合,通过显示屏、视频、海报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发布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加大用工信息共享和岗前培训力度,提高就业率。并提供咨询和就业需求登记,做好两地劳务对接,建立劳务协作长效机制,帮助环江劳动力赴粤务工。拓展用工需求,援建粤桂协作帮扶车间15家,吸纳农村劳动力41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36人。其中可爱村以粤桂协作工作机制为契机,充分发挥结对帮扶单位作用,争取结对帮扶单位宝安区新桥商会、资金支持,2022年投入20万元维修了可爱村集体鱼塘,2023年投入48万元修建了可爱村厂房,并引进企业入驻,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解决留守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为该村闲散农户提供70余个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门口就业”。(罗惜翎)

 
 
上一篇:“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助力凌云县乡村振兴探索
下一篇:河北盐山:特色花卉种植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