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在守正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没有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国家是没有魂的,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没有根的,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不断,关键在于文化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我们党致力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守正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明确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把握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这与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契合的。历史和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国一百余年来取得的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也充分证明,这一选择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因此,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历史的结论、现实的必然。

守正创新,要深刻把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内涵。“两个结合”尊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没有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以辩证的态度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和创新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化新形态的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虽传自国外,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诸多契合之处。如中国古代的民为邦本、由行致知、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两个结合”不是对立,而是互通、互补的。既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端重要性,二者互相成就,衍生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共同推动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

守正创新,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首先,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所决定的。中国的文化建设,容不得其他国家和政党来“评头论足”“指手画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文化建设才不会走邪路、歪路。其次,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在创新发展中不能失去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要保留民族文化最本质的东西,绝不能让外来文化“喧宾夺主”。要活用“拿开主义”,以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实现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与繁荣。

守正创新,要在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等方面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具体而言,就是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以新思路打开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以新话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新衣”,做到化古为今、革故鼎新,同时,还要以新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新形式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定是一个文化强国。国运昌隆、民族强盛,根本在于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守正”才有文化的传承,“创新”方能永葆文化生命。守正创新,才能在时代浪潮中保持定力、找准方向,真正激发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贵仲)

上一篇:攀科学高树,摘创新之果
下一篇:以数据之力,提高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