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为丰收筑基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生态功能逐渐退化。近年来,黑龙江省正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更环保、健康的耕作方式不断得到推广,为丰收打下基础。

治水土保根基 守护好“饭碗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侵蚀沟、“鱼眼泡”是黑土地上的“疮疤”,使农田变得破碎,影响机械耕作效率。近年来,黑龙江省各地不断探索耕地修复方式,让“孬地”变“好地”,助力增产增收。

“多亏了这几年的水土治理,保护了黑土层,去年我们村大豆平均亩产超过400斤,前些年200斤都难。”黑龙江省拜泉县三道镇战斗村党支部副书记赵金岭欣喜地说。眼下夏管正忙,战斗村一条侵蚀沟里柳条长得密密麻麻形成“柳条通”,两侧耕地里的庄稼郁郁葱葱,长势正旺。

拜泉县水务局局长张树海介绍,每年秋季,组织村民沿着侵蚀沟沟底将柳条纵向排开,每隔两三米又用柳条横向压住,并打下木桩固定,形成连续柳编水通道。“利用连续式柳编跌水模式治理侵蚀沟,雨水在编织好的柳条上流淌,可有效防止黑土被带走。”张树海说。

涝渍地俗称“鱼眼泡”。在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有限公司,种植户丁明军家地块曾有面积达127亩的涝渍地,且位于地块中间,每年春天播种都不能播满播严,影响机车作业。

去年秋季,鹤山农场有限公司在整地过程中采取平地或回填熟土的方式恢复地势,将地表径流顺田间落差流入自然沟中,使耕地恢复到连片耕种状态。“这平添的127亩耕地,预计今年能多打80多吨玉米,增收好几万元。”丁明军说,今年春耕作业,他“开着农机一推到底,相当‘带劲’”。

据了解,黑龙江计划到2025年底前完成2.53万条侵蚀沟治理任务,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在抬高沟道侵蚀基准面的同时,稳定沟道,增强土地抗冲刷能力,逐步扭转侵蚀沟增加和扩大趋势。

秸秆还田肥地力 为黑土地“加油”

眼下玉米正进入灌浆期,在黑龙江省肇东市海城镇双利种植合作社,一株株玉米已长至一人多高。合作社总经理宋继龙告诉记者,近几年合作社采用玉米秸秆与牛粪掺混堆沤发酵,腐熟后形成有机肥再抛撒在田间,秸秆和粪肥处理难题不但迎刃而解,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一举多得。

宋继龙告诉记者,秸秆还田后土壤肥力大大增加,化肥使用量大幅度降低,因施肥过多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大为减少。他说,目前合作社年可生产有机肥4万吨左右,初步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推广利于黑土地保护的耕作方式,还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积温带探索形成以秸秆翻埋还田、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的“龙江模式”和以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浆还田为主的“三江模式”两种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被列为全国黑土地保护主推技术模式。

“春翻秋翻,垧差一千,这绝不是玩笑话。”在黑龙江省绥棱县长山镇,众鑫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丛树海告诉记者,近几年合作社添置了不少大马力农机,秋收效率大幅度提升,有了足够的时间进行秋整地,并大幅度提升了整地作业标准。“这不仅方便了整地,也为秸秆还田提供了可能。”

丛树海介绍,早年农村大马力拖拉机少,秸秆粉碎翻埋深度不够,影响第二年作物生长。现在有了大型农机,翻地深度在35厘米以上,即便粉碎的秸秆冬季不腐烂,也不影响第二年作物生长。“现在玉米亩产比前些年增加300多斤,秸秆还田功不可没。”丛树海说。

去年秋收时,记者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前哨农场有限公司看到,水稻秸秆根茬被切成约10厘米的小段均匀抛撒开,随后大马力拖拉机拖拽着水田翻地犁进场旋地。眼下这片稻田正在进行植保,前哨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李世刚说,现在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据了解,建三江分公司收获机械100%安装抛撒器,水田深翻20厘米以上,秸秆充分埋入地下,这一举措让每千克土壤有机质含量年提升0.2克以上。

减化肥减农药 黑土地常绿常新

减少农药与化肥用量,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黑龙江各地不断推进化肥与农药减量,让黑土地常绿常新。

在黑龙江省兰西县榆林镇林城村,种粮大户张庆海家的玉米地块里,一株株深绿色的玉米已长至一人多高。张庆海告诉记者,今年是他进行保护性耕作实施免耕播种的第3年,作物长势一直不错。

“实施保护性耕作前,一些玉米秸秆还铺在地上,播种后喷施封闭灭草药剂都喷到秸秆上了。”张庆海说,药剂附着效果不好,出苗后还得再喷施一遍才能达到灭草效果,“不仅增加了药剂成本,还增加了一道工序。”

2021年,针对张庆海遇到的问题,兰西县引进1台风幕式喷杆喷雾机。兰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谷会岩介绍,这种喷雾机能在4级风的条件下作业,日作业1000多亩,喷药均匀、防止药液漂移效果好,自从用上了这种新式喷雾机,喷施一次封闭药剂就可以达到作业标准,农药用量也比普通喷雾机大幅减少,大大减少了土地中的农药残留。

在与兰西县相邻的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镇种地大户冷文忠说:“臭大粪成了‘香饽饽’,我们现在种地都尽量多用它,少用化肥。”

望奎县是畜牧养殖大县,畜牧养殖量大,粪便产生量多。近年来,望奎县大力鼓励粪肥发酵还田,在全县建设了695个粪便储存池和4处区域性大型粪污处理中心,还打造了60处高标准集中沤肥场,每年可堆沤发酵粪肥近50万吨,还田面积30万亩以上。

冷文忠所使用的粪肥就是畜牧粪便经过这些设施发酵而来,由政府免费提供。冷文忠算了一笔账,自从使用上免费的粪肥,平均每亩地少用6斤化肥。“我今年种了517亩地,按照每吨化肥成本3600元计算,节省了5000元以上。”冷文忠说,化肥农药减量是大势所趋,保护好黑土地,农民的日子才能更长远。(记者 黄腾)

上一篇:村里来了“科技特派员”
下一篇:农村大集如期而至 生活“烟火”有序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