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e1691879e4564884b58af32d6046bfb3.jpg)
西安大雁塔(4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c91d7745cabd45a188157da1540cf76c.jpg)
身着汉服的游客在西安大雁塔下游览(4月18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5512cafdbdcc4aa58c7f1286c1e155ca.jpg)
春花掩映中的西安大雁塔(4月1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a8d1b9d5e2ec4af380e691fd3e8469d6.jpg)
西安大雁塔(4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9b9f7f640de3407fae2ad67f1c87d7a4.jpg)
游人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观赏音乐喷泉表演(4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c4cfe6f5afda43aebcee6f99a6f16d09.jpg)
西安大雁塔周边夜景(4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2fda12dde14243f09f24883886873160.jpg)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在进行音乐喷泉表演(4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2d351436857741df9d6cb7ce5d65035b.jpg)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在进行音乐喷泉表演(4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e6c6153f1f8a4f7faf278aed1f27142b.jpg)
游客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游览留影(4月18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1cef4bcf06464a339d920cf0befdb1ef.jpg)
大雁塔(4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1c9b56d4630443d185397b41c2f85021.jpg)
游客在西安大雁塔下游览(5月1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cc7bf6ca65df46c8add61e94311bffb7.jpg)
西安大雁塔及周边城市景色(5月1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http://www.news.cn/culture/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20230510e66a600ca88a4466b0dd27be56ac50e5_2023051010aece2dc62649d7a5970359a9687ee4.jpg)
游客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休闲(4月18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明代修复。大雁塔是建于方形砖砌塔基之上的七层四方形砖塔,通高64.1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历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诞生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许多诗人登临大雁塔时也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高标跨苍穹”的气魄、“塔势如涌出”的宏伟、“万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后依旧使人感到亲近。时光流转,如今的大雁塔已成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四季游人如织。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