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上海民政在 “争当新时代人民群众心中‘最可爱的人’”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多个奖项

近日,由中国社会报社、中国民政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争当新时代人民群众心中‘最可爱的人’”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上海民政荣获多个奖项。

其中,上海市民政局荣获组织奖;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张少波、施珏慧的《细心爱心照亮回家路》获得一等奖,另有两篇作品分获二等奖、三等奖。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上海民政干部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忧所盼,不断开拓创新的为民爱民情怀,牢记初心使命,倾心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形象。

 

上海民政获奖名单

组织奖:上海市民政局

一等奖:《细心爱心照亮回家路》,作者:市救助管理站张少波、施珏慧

二等奖:《人生终点服务站上“最可爱的人”》,作者:市殡葬服务中心金伟

三等奖:《倾心思考,只为让服务变得更温暖》,作者:市殡葬服务中心王知灵

 

一等奖:《细心爱心照亮回家路》

作者:市救助管理站 张少波、施珏慧

 

细心爱心照亮回家路

1966年出生的唐怀斌,2000年从部队转业后,在流浪乞讨救助一线的甄别寻亲岗位一干就是20年。长期实践中,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仅能快速辨别疑似精神障碍、智力障碍人员,还特别擅长与他们交流,利用点滴线索破解寻亲难题。如今,他是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甄·爱”工作室的带头人,培养青年寻亲骨干,并常赴各区指导和协助开展寻亲甄别。在他毫无保留地指导和帮助下,近三年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为近3100名疑难受助人员开展了身份查询和寻亲服务。

疫情就是责任,找到家就是使命

面对着病毒感染风险极高的流浪乞讨人员,唐怀斌毫不畏惧,按规范第一时间为受助人员提供送医排查、生活照料等救助服务,并坚持面对面地开展交流问询,采用多年总结归纳的“甄别寻亲十二法”寻找线索。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原本在街面长期流浪的人员被转送至救助管理站,他们有的数十年离家未归,有的没有办理过二代身份证,难以通过人脸比对、DNA采血比对等现代技术手段甄别,困难重重。为了提高寻亲效率,唐怀斌不遗余力地做好传帮带。他和同事们沉下心来辨方言、查地名,与受助人员聊家常、找突破口,一有线索就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并及时跟进。

用好微小线索,成功“大海捞针”

2020年1月21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接收了一名从区级救助管理站转送来的老人,毫无身份信息,浑身脏乱,随身携带的大麻袋破旧不堪,仅有的几件衣服散发着恶臭。

唐怀斌见状,立即安排护理人员为他洗澡更衣,并展开初步甄别工作。其间,只要工作人员一说话,此人便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嘴里含糊地说着极难辨识的方言。经驻站医生判断,老人疑似患有精神障碍,唐怀斌便先安排其进入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此时正值国内疫情最严峻的阶段,唐怀斌却数十次主动前往医院看望老人、寻找线索。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受助人员精神状态开始有所好转。4月10日,老人再一次看到他时竟高兴地打起了招呼,这是老人这么久以来第一次主动与人交流。

经过几次谈话,唐怀斌发现老人始终含糊地念叨着“谢会军”“薛会军”的发音,便抓住这一信息,进一步追问他老家在哪里,从浓重的口音中依稀辨认出“官庄村”“步子”。以这条微小的线索为出发点,唐怀斌进行了大海捞针般的排摸,分析与这两个发音相似的地名,通过数十次电话核实求证,最终把坐标锁定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并联系到某村党支部书记和受助人员的堂哥。

原来,受助人员名叫谢某君,1988年前后到上海打工,仅在2003年短暂回乡,此后17年一直音讯全无。家属找到老人后十分感激,而老人也终于得以落叶归根、老有所依。

市区联动,送回离家42年的流浪人员

疫情期间,上海市救助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了市区两级联动、协同救助的甄别模式,并选派甄别经验丰富的工作骨干前往区级救助管理站“会诊”。唐怀斌先后赴区级救助管理站和区隔离点指导甄别30余次,成功甄别出15名疑难受助人员的身份信息。

今年3月1日,闵行区救助管理站救助了一名身体残疾的流浪人员徐闵乡。老人肢体多处残疾,进站时面容憔悴苍老,脸部有烧伤疤痕,表述困难,方言浓重,且不会写字。

唐怀斌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三次来到区站甄别。他部分记忆缺失,描述的生活经历常常前后矛盾,但唐怀斌并没有放弃,而是从他难以改变的乡音入手,反复进行语言引导,结合其自述的“家乡附近有煤矿”的环境特征,反复查询和电话核实,最终帮助其找到远在贵州贵定、42年来从未放弃寻找他的家人。

 

上一篇: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赴杨浦开展居民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第二轮巡回督导
下一篇: 广东中山市提高2021年低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