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用音乐点亮梦的“星火”——走进贵州大山里的“音乐课堂”

“也许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伴随着歌曲《追梦赤子心》激昂的旋律,在校园舞台上,12岁的杨喜和同学们一起熟练地敲打着架子鼓,节奏明快,一脸自信。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公益组织的支持下,地处贵州乌蒙山区的毕节市大方县绿塘乡恒大第十小学校园里文艺活动精彩纷呈,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赢得台下师生、家长阵阵掌声。

与此同时,文艺活动还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直播,获得不少网友点赞。有网友留言道:很难想象舞台上的孩子们来自贵州偏远山区,他们的表演精湛而自信。

从遥不可及、一无所知到有机会学习并演奏一门乐器,有不少像杨喜一样农村孩子的改变正在从大山里的“音乐课堂”开始。

据了解,“音乐课堂”项目是贵州省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为爱黔行”)在基层教育部门、团组织等指导支持下,自主开发的品牌公益项目,主要通过为偏远山区学校或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捐建音乐教室,将乐器和舞蹈融入学校音乐课堂,为乡村孩子提供系统专业的音乐学习机会。

走进绿塘乡恒大第十小学的“音乐课堂”,里面划分出了舞蹈、音乐两个功能区,装配着落地镜、地毯等设施,其中一侧墙上还安装着兼具视频播放和远程教学的多功能电子屏幕。

在类似的项目学校,“为爱黔行”会一次性投入3.5万元至4万元的改造经费,同时每年还会给予1万元“音乐课堂”运行经费,用于教师培训、举办文娱活动等。

在绿塘乡恒大第十小学读五年级的刘晓颖,今年11岁。“之前,县城都没去过几次,更别说学乐器了。如今非洲鼓就是我的‘好伙伴’。”谈到学习乐器,这个自幼生活在贵州偏远山区的小姑娘显得落落大方,很难想象她曾是个孤僻怯生的孩子。

从自卑到自信、从孤僻到开朗、从怯生到大方……记者在采访时感受到,在这所乡村小学里,与音乐为伴而悄然改变的孩子还不少。

“为爱黔行”创始人、理事长吴建林说,在偏远山区,因父母外出务工,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来自父母或家庭的情感关怀较缺乏,而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创造性和娱乐性可以填补这些孩子心灵上的空虚。

作为绿塘乡恒大第十小学“音乐课堂”项目主要负责人,李华东把孩子们的改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两年,学校里很多留守儿童浸润在节奏明快的器乐学习和表演中,精气神也不一样了。”李华东高兴地说,比起性格的改变,更多孩子燃起了梦的“星火”。

在“音乐课堂”里,很多农村孩子不断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还因表现出色常常登上校内外的舞台,不断在聚光灯下“闪耀”。

从2018年第一个“音乐课堂”项目落地,到如今覆盖贵州省32个县162所学校。截至目前,“音乐课堂”项目至少为280名教师提供培训,直接受益师生超过6万人。

参与探索这场“爱乐行动”的“为爱黔行”秘书长詹瑶说,在推行“音乐课堂”项目时,团队也会严格考察项目学校,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并积极整合项目学校乡村少年宫、所在地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等,在努力盘活原有乡村学校素质教育资源基础上,让“音乐课堂”活动更丰富、有特色。

绿塘乡教管中心主任、恒大第十小学校长祝静说,音乐教育是乡村孩子素质教育的短板,依托“音乐课堂”能不断提升农村音乐教育水平,有效增强农村学校在落实“双减”过程中的课后服务能力,音乐所蕴藏的力量正润物无声地改变着孩子们。

上一篇:江苏常熟:“慈善社工+慈善义工” 让爱更有力量
下一篇:包粽子、制香囊……百余组抗疫家庭齐聚“云端”过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