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0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呼伦贝尔:奉献之中聚温暖 文明之花竞相开

家门口的文化广场,上演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文艺汇演;“红马甲”志愿者团队进村入户,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让人们随时可以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陶冶心灵……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呼伦贝尔市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工作部署,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主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工程,在旗市区建立起一大批文明实践品牌,全市上下不断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热潮。

  海拉尔区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

搭建平台 建设队伍 织密文明实践“一张网”

聚焦“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呼伦贝尔市用积极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强筋健骨,以不断壮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充实血肉,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着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搭建和队伍建设上夯实基础,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实施全覆盖工程。呼伦贝尔市强化阵地建设,按照“七有”标准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达标工程和示范工程,目前全市已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所137个、站1129个;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3个,苏木乡镇示范所13个,嘎查村社区示范站101个,顺利完成实体化设置全覆盖。同时,呼伦贝尔市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示范园、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成立文明实践基地512个;在图书馆、火车站、办证窗口、社区物业成立“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452个,把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

在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上,成立呼伦贝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协会,统筹推进全市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全市组建13支由旗市区委书记任总队长的旗市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打造2742支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32.9万人,广泛践行“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全市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志愿者。

探索新路径 拓展新渠道 推动文明实践向纵深延伸

呼伦贝尔市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可持续发展新路径,2022年4月,率先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首轮募集资金286万元,构建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项目培育、礼遇激励、救危帮困等多种形式,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优化资金使用质效,切实发挥好文明实践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积极作用,助推呼伦贝尔新时代文明实践高标准发展。

呼伦贝尔市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课题纳入“2022年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构建“网格管理+文明实践”模式,成立525支以党员为核心的“爱心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注入到基层网格服务工作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面向基层群众、服务基层群众、温暖基层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体系。2021年11月满洲里疫情期间,呼伦贝尔市组织2.4万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一线参与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值班值守等防疫工作,凝聚起阻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激发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一县一品”文明实践品牌 开拓文明实践新模式

“一线提领、多处开花、星点绽放”是呼伦贝尔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鲜明特点,本着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宗旨,呼伦贝尔市培育出一批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是助人也是助己,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到更多的人,心里既满足又自豪。”谈到在志愿服务队帮助他人的经历,牙克石市永强社区志愿者苑大爷欣喜地说。

“爱在林都”是牙克石市依托“8+N”志愿服务队,运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打通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等阵地资源,打造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作为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呼伦贝尔市,与“爱在林都”品牌相似的项目还有很多。各旗市区通过在各行各业组建包括环境卫生整治、文艺汇演、助学支教、关爱青少年成长、普法宣传等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爱与温暖传递到呼伦贝尔市的各个角落。

“做志愿服务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用获得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到日用品。”刚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吉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明团结超市用30积分兑换了一大桶洗衣液的志愿者王大妈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我的‘积分存折’上还剩下40个积分,这周我还要再多做些志愿服务,把自己的积分攒回来。”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吉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台账为志愿者们发放积分存折,并定期开展积分兑换活动的做法受到了广大志愿者的好评,是呼伦贝尔市积极推进文明团结超市建设的集中表现。文明积分兑换以遵纪守法、环境治理、良好家风、助人为乐、移风易俗等诸多方面为基础内容,志愿者们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参与疫情防控、化解居民矛盾等多种方式获得文明积分,记录在“积分存折”上,每爱心服务一小时积一分,社区通过志愿积分制度将志愿服务受益人群延伸至志愿者本人,激励更多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聚焦民生 精准服务 下好文明实践“一盘棋”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来自于物质层面的提升,也离不开精神层面的收获。在呼伦贝尔市,老人、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现在‘老年大学’都开到‘家门口’了,我和老伴每天下午到社区公益课堂办的合唱队练歌,晚上吃完饭还能去小区前面的文化广场遛弯,总能赶上放红色经典老电影。”市民李阿姨退休几年,充分体会到“退而不休”的乐趣。

围绕“为老”设计开展日间照料、心理疏导、疾病陪护等工作,呼伦贝尔市探索建立“社工+志愿者”模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场所,目前呼伦贝尔市共建成日间照料中心74家、便民为老服务平台7家。同时,发挥“12349”便民为老服务平台作用,全市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开办“美好生活文明实践公益课堂”,以文化融合养老的新方式将文明实践的种子扎根养老服务工作之中。

“叔叔阿姨给我送来了小夜灯,它像我的一个小伙伴,陪伴我学习,伴我度过漆黑的夜晚,让我不再感到害怕和孤单。”在扎兰屯受益于“小夜灯”帮扶计划的孩子开心地对记者说。

为帮扶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夜间出行安全,解决老人和儿童夜间照明需要,扎兰屯市以“小夜灯”帮扶计划为切入点,用“小夜灯”在夜里发出的一束光带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小夜灯”帮扶计划开展以来,共有380名志愿者参与,帮扶贫困家庭390户,帮扶人数超过700人,累计捐赠品项50余种,价值超过11万元。在2021年自治区“我帮你”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扎兰屯市“小夜灯”帮扶计划荣获全区二等奖。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道路上,呼伦贝尔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起笔不凡、亮点频频。目前,就标准化建设、阵地功能发挥,呼伦贝尔市在第一轮互评互检的基础上,已开启第二轮督查检查,为顺利迎接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验收工作和更好的服务群众奠定基础,擦亮城乡幸福底色,让文明新风拂绿呼伦贝尔大地。

上一篇:贺兰山下 打造宜居美丽新村落
下一篇:安徽阜阳:新时代文明实践 便民更暖心